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文章插图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简称TBSI)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与加州伯克利大学于2014年联合成立,致力于培养全球科技领袖和未来企业家 。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创立初期,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将面向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圳发展需要,围绕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精準医学与公共健康等前沿方向建立3大跨学科研究中心、下设16个实验室,整合两校优质科研和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创新型的人才教育与研究体系,积极应对和解决区域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主体设在深圳市南山智园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深圳和加州伯克利大学两个校区开展研究与教学工作 。
基本介绍中文名: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英文名:Tsinghua-Berkeley Shenzhen Institute 
简称:TBSI
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创办时间:2014.09
所属地区:深圳市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属性:学院、研究机构
主要院系: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   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精準医学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
现任校长:张林
办学历史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于2014年正式启动,面向全球招生 。2015年首批博士研究生入学,2016年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项目,并逐步达到培养规模 。TBSI的师资团队,三分之一来自清华大学,三分之一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另外三分之一将在全球範围选聘最优质的师资 。同时,TBSI还邀请工业界导师加入,特别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国际体系 。目前,TBSI产业顾问委员会(IAB)已经创立,腾讯、大疆、比亚迪、中兴通讯、思科等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加入其中 。TBSI面向全球遴选优秀生源,鼓励学生在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化的氛围中培养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 。研究生们将在两校教授和工业界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收穫在清华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两校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宝贵经历,在“社会-学校”多元协同、不同学科门类“大交叉平台”上培养创意创新创业能力 。未来,TBSI将面向工程技术、贯通文理工商、跨越中西文化,努力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国际教育合作、助力解决全球性社会与技术问题发挥示範作用 。培养方式学院为学生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鼓励学生在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化的氛围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对于学院的硕士生,学院拥有清华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双硕士项目,学生通过在国内学习2年,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学习1年,3年后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硕士学位 。对于学院的博士生,学院为所有博士生提供加州伯克利大学至少一年的学习机会,并提供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学习证明 。校园环境自2016年起,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主校区将设在深圳南山区南山智园,南山智园毗邻深圳大学城,园区以网际网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新材料为重点引进方向 。另外,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在深圳大学城清华校区也设有教学地点 。深圳大学城坐落在深圳南山区西丽湖旁,总体规划建设面积为10平方公里 。大学城群山环绕,大沙河穿流而过 。2013年末,大学城建有教学与研究大楼(478,300平方米)、学生公寓(106,000平方米)、图书馆(46,000平方米)和占地面积为1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8,000平方米的体育中心,包括体育馆、体育场和游泳池三部分 。作为高等教育中心,大学城内有四所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大学城向东五分钟车程有三所高校: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西丽校区 。师资力量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1a. Nano Energy Materials Laboratory (NEM)Professors:Feiyu Kang(康飞宇) ,Junqiao Wu, Quanhong YANG(杨全红)1b.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ES&T)Professors:Slav W. Hermanowicz,Hongying Hu(胡洪营) , Xihui Zhang(张锡辉)1c. Smart Grid and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L-SGRE)Professors:Scott Moura, Shmuel Oren,Kameshwar Poolla,Hongbin Sun(孙宏斌),Liming Wang(王黎明)1d.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Systems Laboratory (ITLS)Professors:Lixin Miao(缪立新),Max Shen,Yi Zhang(张毅)1e. Integrated Policy Modeling and Low Carbon Economics LaboratoryProfessors: Xin Guo,Ying Kong(孔英)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2a. Sensors and Microsystems LaboratoryProfessors:Liwei Lin,Xiaohao Wang(王晓浩) , Zheng You(尤政)2b. Nano-devices LaboratoryProfessors:Connie Chang-Hasnian,Yidong Huang(黄翊东) ,Cunzheng Ning(甯存正)2c.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ocietal Cyber Physical System LaboratoryProfessors:Costas Spanos,Lin Zhang(张林)2d. Future Internet LaboratoryProfessors:Yong Jiang(江勇) , Dawn Song, Doug Tygar,Jianping Wu(吴建平)2e. Big Data Research LaboratoryProfessors:Kaiping Peng(彭凯平) ,Jean Walrand,Wenwu Zhu(朱文武)2f.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and Display LaboratoryProfessors: Brian Barsky,Qionghai Dai(戴琼海)精準医学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3a. Macromolecular Platforms for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nd Bio-Manufacturing LaboratoryProfessors:Seung-Wuk Lee,Wei Sun(孙伟), Tao Xu(徐弢), Ting Xu3b. Cancer Biomarkers, Therapeutics and Theranostics LaboratoryProfessors:Laiqiang Huang(黄来强),Yongzhang Luo(罗永章) , Lan Ma(马岚),Gerard Marriott3c. Biomedical detection and imaging laboratoryProfessors:Xiaohua Gong,Hui Ma(马辉)3d. Stem Cell Therapy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LaboratoryProfessors:Xiaohua Gong, Song Li, Gerard Marriott, Wei Sun(孙伟) ,Yaojiong Wu(吴耀炯), Tao Xu(徐弢)3e. Integrated Molecular Diagnostic System (Imdx) Laboratory Professors: Jing Cheng(程京), Luke Lee, Luming Li(李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