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成都:跨越两千年的“中心城市” 成都中国之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笔下的成都 。在中国历史上,成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地处西南,远离中原政权的政治中心,但它却一直是“中心”般的存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是西南地区最繁华城市,也是整个中国经济、文化的分中心之一,从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说,它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城市之一 。
依据考古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而现在,金沙处于成都市三环以内,距离唐代文化圣地“杜甫草堂”很近 。尽管城市的形态不同,但成都一直是作为城市文明而存在的 。
在中国历史上,汉、唐、宋三个朝代,在不同的观察视野中,有着不同的魅力 。这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三个朝代,是中国文化三个阶段性高峰 。在汉唐宋三代,成都都是举足轻重的城市 。在汉代,成都平原取代关中地区成为“天府之国”;到了唐代,成都成为与西安、洛阳地位同等重要的城市;而在宋代,成都则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
从汉代到三国成都附近的三星堆文化以及彭州青铜器的发现,都说明在春秋时期,成都周围已经发展出灿烂的古代文化 。
“成都”这个名称的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这个名字讲述的就是一个城市的故事,在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社会,这是相当罕见的 。
【天府之国成都:跨越两千年的“中心城市” 成都中国之最】公元前316年,秦国先后兼并蜀国、巴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这是蜀地归顺中原政权的开始,成都作为蜀郡的中心,开始了它在秦朝的“城市化”,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 。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这些地方,现在也处于成都的中心地带,成都一直在这一片土地上生长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的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基本为这个城市消除了水患,也奠定了这片土地长达2000多年的富庶地位 。这是成都作为“中心城市”的基础,它的背后有稳定而富裕的农业人口,这也是商业得以发育的条件 。
“天府之国”是成都平原的别称,但是最初,这个词可不是形容成都的 。“天府”这个词的演变非常有意思,中医上,“天府”中的天,指人体上部;府,聚结 。《黄帝内经》中说的天府,是指人的肺部,那是呼吸的地方 。所谓天府之国,最早指的不是四川,而是八百里秦川——拥有郑国渠的关中平原 。在秦代,那里算是首都经济圈,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区,这个地方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间更是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
在那个时代,每一个小政权都有把自己富裕地区称为“天府”的习惯,但是中原政权群峰并起,连年征战,以黄河文明核心的地带,长期面临着治水的难题,很多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点规模的城邑,很容易毁灭 。在秦汉时期,西安当然是政治中心,但是其政治地位与军事价值,同时也让这一片土地屡遭战火 。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这是成都经济圈地位高于首都经济圈的结果,所以,在《史记》中还被用来形容关中地区的“天府之国”,到了《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说的已经是成都平原了 。从那时开始,“天府之国”成了一个专有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