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移民计画


火星移民计画

文章插图
火星移民计画火星移民计画是由埃隆·马斯克所对媒体透露的移民火星并在火星建立社区的计画 。在公元2015年2月,其被曝是骗局,有有去无回的可能性,亦触及一些伦理问题 。
【火星移民计画】“火星一号”计画自在全球发起报名以来,有自全球上百个国家的8万多名志愿者申请,自中国的申请人有1万多名 。报名费已超100万美元 。很多报名者对移民火星计画的难以实现性表示失望 。一些人亦望取回11美元的报名费,但都遭到拒绝 。
基本介绍中文名:火星移民计画
外文名:Mars Colonization
相关信息人类在火星上或仅能存活68天 。因此,想要移民火星的人需要慎重考虑了 。
火星移民计画

文章插图
麻省理工学院一个5人小组利用荷兰“火星一号”太空发射公司的数据,分析人类移民火星所需的氧气、食物和技术的数学公式,完成一份35页报告,认为鉴于火星上的条件和现有人类技术的限制,移民火星计画至少目前不可能 。报告说,如果真的移民火星,从地球带去的植物仅能生产“不安全”数量的氧气,大约两个月后氧含量将开始耗尽,“大约68天内,可能出现第一例死亡” 。研究人员说,如果人类要长期定居火星,还需要新技术,“需要某些形式的生命维持系统,这是一项在太空飞行中尚未研发的技术” 。另外,从地球向火星运送备用零部件也是一项挑战,会增加移民火星的费用 。火星距离地球至少5500万公里,人类到达那里需耗时至少7个月 。“火星一号”公司先前推出一项“有去无回”的火星移民计画,打算在2023年把首批移民送往火星 。这一计画引发不少专业人士质疑,被指责不靠谱 。“火星一号”公司执行长巴斯·兰斯多普辩称,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所用数据不完整,移民火星所需技术“已几乎準备好” 。“儘管从未在太空做过,但我不赞同技术尚未準备好的说法,”他告诉法新社采访人员,“当然,我们带往火星的实际设备仍需设计和广泛测试,但技术已在那里 。”火星档案火星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由于运行轨道的变化,它与地球的距离在5570万公里~12000万公里之间 。夜间天空中的火星荧荧如火,亮度常变,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 。而在古罗马神话中,它被想像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马尔斯”(Mars),这也是火星英文名字的由来 。火星比地球小一些,半径为地球的53%,体积为地球的15%,质量为地球的11%,表面重力为地球的38% 。火星有稀薄的大气,95%是二氧化碳,还有3%的氮,大气密度约为地球大气的1% 。火星每24.63小时自转一圈,并在一条椭圆轨道上以25.2度的倾斜角绕太阳公转,周期为687天,因而与地球一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冬季最低温度为零下125℃,夏季最高22℃,平均气温-63℃ 。这样的自然状态虽然仍不适合人居住,但与月球相比,可说有天壤之别 。虽然在火星上还看不到液态水,但迄今探测发现的大量水流痕迹,至少说明火星上曾经有过滔滔大水,而且科学家们也发现火星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 。此外,火星上的绿黏土和火山灰,有利于植物生长;火星大气中有足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能,使农作物获得比地球上更大的丰收 。火星上到处都是氧化铁等氧化物质,可还原出氧气来 。火星上有丰富的能源 。如风能比地球上要丰富得多;火星上有地热能;还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氢製造甲烷燃料;也可用重氢进行核发电等等 。火星上有火山活动和水流冲击形成的各种金属富矿,这比散布在土石中的月球金属元素优越得多 。当然,我们要正确对待认识“火星移民 计画”,当前来看,计画还是不可实施的 。虽然人类至今还没有亲自到过火星,只派出过探测器登上了这颗红色星球,但是,人类的幻想却是无止境的 。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登入计画已经开始逐步实施,根据白宫的计画,美国人将在2030年登入火星;而俄罗斯更是提出,要在2015年将太空人送上火星 。这些大胆的航天计画,将是人类移民火星的第一步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不少科学家,甚至美国宇航局都已经开始进行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 。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火星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科研组织,有5000名付费会员,他们来自世界29个国家,既有来自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美国宇航局的顶尖科学家,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火星探险“发烧友”,他们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取实现人类移居火星 。操作计画火星移民计画(Mars migration program ;Mars immigrant plans )是美国宇宙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总裁兼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首次对媒体透露出的、移民火星并在火星建社区的计画 。具体是否可行以及火星改造计画、关于火星档案相关天文学者、科学家、媒体给出不同看法 。据英国《泰晤士报》2009年1月4日报导,3马斯克说,他的长远目标是把人类从地球移居到其他星球,并保证这一过程足够安全、价格低廉 。马斯克说:“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移居火星的成本控制在200万美元左右,就可以开创一个大市场 。预计地球上1万至2万人愿意移民外星球,人们不用节衣缩食在地球上买房,攒下的钱可以用于移居太空 。”据悉,马斯克靠开软体公司经营网路起家,2002年通过变卖网上支付公司PayPal赚得15亿美元,从而创建SpaceX,该公司是世界首个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私营企业 。2008年12月,SpaceX获得NASA35亿美元(约合240亿元人民币)大单,将承担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部分任务 。马斯克表示,SpaceX将继续扩展业务,预计到2010年底业务量将增长30%至50% 。荷兰一家机构近期推出单程前往火星移民的“火星一号”计画,引起争议 。该机构负责人巴斯·兰斯多普接受新华社采访人员专访时坦承,其发起的移民火星计画也许不能如期实现 。但“火星一号”仍在按照项目计画实施中,据2013年12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火星一号”正式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英国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SSTL)展开合作,委託他们设计火星探测器和一个通讯卫星,但不包括生产製造 。这一计画于2018年发射的任务将实践一些载人登入的技术,并试验在火星表面取得水源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设计机器人着陆器,SSTL公司将设计通讯卫星,用于视频、数据的传播 。移民计画在这些“火星发烧友”中,最热心的要算美国着名的“火星协会”了 。该协会当时已经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改造火星计画,而且计画如“愚公移山”一般地逐步实施这个惊世骇俗的移民计画,也许1000年后,当温室效应最终摧毁我们的家园的时候,这一移民计画会成为人类的“诺亚方舟” 。对于火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火星上生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 。对于这一目标,很多科学家认为需要2万至10万年的时间,因而是遥不可及的 。但火星协会的创始人、科学家罗伯特·祖柏林认为,这个过程只要大约1000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火星这颗让古代人类充满幻想的星球,如今又成为人类的希望所在,因为火星是目前科学家勘探到的环境最接近地球的星球 。如果要寻找另外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肯定是第一候选 。千年计画要想移居火星,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外星)环境地球化,这个词的意思是“改变外星的环境,如大气层里的气体,使之接近地球的自然环境” 。祖柏林把自己的工作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提并论,如今他已经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改造火星计画,而他领导的火星协会则将如“愚公移山”般逐步实施这个惊世骇俗的移民计画,也许1000年后,当温室效应最终摧毁我们的家园的时候,祖柏林的移民计画会成为人类的“诺亚方舟” 。祖柏林宏大的改造计画共分5步,这些性急的“火星人”甚至设计好了未来火星共和国的国旗,这面好似法国国旗的旗帜,颜色不是法兰西的蓝白红,而是红绿蓝 。实施方案完成自给自足的定居点从而移民火星具体计画的第一步,则是先让火星达到“环境地球化”的临界点——使这个寒冷的星球变暖 。火星赤道附近的温度有时可以达到0℃以上,要使火星的冰冻物质完全融化,至少需要使火星的外层大气达到40℃左右 。与地球正在努力遏制温室效应不同,祖柏林表示人类将要在火星上製造一场“巨大的温室效应” 。在祖柏林的计画中,完成这一步的时间为2150年左右 。祖柏林提出了三个让火星变暖的方案,其中第三种方案得到许多科学家的赞同 。第一方案:太空镜祖柏林给火星加热的第一个方案是一面大镜子,这面镜子的直径将超过120公里,在火星表面21公里以上的轨道运行 。这面镜子将把太阳光反射到火星指定区域,以释放出冷冻地表下面的大气和水 。不过,这面太空镜子太大了,人类就此概念提出时的科学水平还造不出这样的太空镜 。第二方案:小行星撞击太空中很多小行星都是由冷冻的氨气构成的,而氨气则是重要的温室气体 。祖柏林的计画是,让一颗直径2.5公里左右的小行星去撞击火星,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将使火星上的1万亿吨冰融化成水,而小行星撞击后释放的氨气也可以让火星大幅升温 。他估计,40次这样的撞击就可以使火星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水平 。不过,实现这一方案的科学难度也很大 。第三方案:製造温室气体祖柏林的第三种方案是在火星上人工製造温室气体,这是被认为最为可行的方案 。和许多科学家一样,祖柏林认为四氟化碳是最有效的温室气体,他计画在火星上建几处化工厂,不停地製造四氟化碳 。根据计算,如果每小时排放1000吨这种气体,30年内火星的平均温度将升高27.8℃ 。这项过程预计耗能5000兆瓦,5个核电站就可以满足这些能量需求 。释放大气火星上只有稀薄的大气,但在30亿年前,火星的表面包围着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 。由于火星变冷,大部分二氧化碳都被土壤吸收冰冷冻起来 。当人类完成改造火星第一步后,温暖的气候将使这些二氧化碳释放出来 。祖柏林表示,“土壤中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可以在20年内让火星温度再升高5.6℃,这时候一些冰开始融化成水,水也开始蒸发,并形成雨雪等天气现象 。”根据他的计算,到2200年,火星表面将拥有0.1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 。种植植物随着土壤中二氧化碳的不断释放,到2250年,火星上的大气含量将达到0.21个大气压,相当于地球的五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二氧化碳 。此时的火星居民不用穿太空服就可以走出户外,当然他们还需要氧气袋;普通飞机可以在火星上起降;人们还将建设一个带有穹顶的封闭型城市 。一旦火星赤道附近的温度长年保持在0℃以上,火星上就可以有稳定的液态水供应,到2250年,火星已经可以生长植物,不过祖柏林表示,“最先考虑培育的,应该是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菌类和苔藓 。”收穫氧气植物的生长,意味着氧气的产生,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逐渐变成氧气 。为了加快製造氧气的速度,火星居民将大规模种植各种植物,并小心处理各种垃圾,因为垃圾腐败会製造大量二氧化碳 。此外,基因工程将帮上大忙,祖柏林预计,届时科学家将培育出能释放更多氧气的“超级植物” 。前面的规划看起来似乎很顺利,50年就可以製造大气,再过50年可以在火星上散步,但接下来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要使火星植物释放出足够人类自由呼吸的氧气,大概需要1000年 。在这1000年里,火星居民要不停地种植、收穫,努力“生产”更多的氧气 。主要资讯阿联禁止穆斯林移民火星 称存活率低违反教义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25日报导,阿联伊斯兰事务及宗教基金管理局日前发出宗教指令,警告穆斯林不要移民火星——原因是这样只去不回的旅程存活率太低,无异于“自杀”,而这是伊斯兰教义所不允许的 。2013年4月,总部设在荷兰的非盈利性机构——“火星一号”基金会宣布,将于2024年在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已经从全球20多万名申请移民火星的人群中筛选出了1058名候选者 。还不知道有多少穆斯林入选,但该基金会表示,申请者来自107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阿联伊斯兰事务及宗教基金管理局却认为,这趟旅程无异于自杀,而随意结束一个人的生命是违反伊斯兰教义的 。在阿联伊斯兰事务及宗教基金管理局的免费24小时热线电话上,热线负责人在深思熟虑后表示:“前往火星和定居火星都是不被允许的 。在火星,人类死亡的几率要大于存活的几率 。”“火星一号”基金会对此作出了回应 。该基金会发布了一份声明,请求阿联的伊斯兰宗教机构取消这一指令,并称将採取一切预防措施来降低风险 。声明表示,“首批火星移居者是在追随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等穆斯林先驱的脚步” 。穆斯林文化并不排斥太空航行,此前曾有过穆斯林太空探索者的身影 。全球首位穆斯林太空游客是沙乌地阿拉伯王子本·萨尔曼·阿尔·沙特,他于1985年乘坐美国宇宙飞船“发现”号飞上了太空 。2006年,伊朗裔美国人安萨里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伊朗裔女性 。此外,为了帮助穆斯林在太空履行宗教义务,马来西亚政府还制定了专门的指导规定 。2006年,马来西亚太空署专门召集由伊斯兰科学家和学者参加的会议,解决穆斯林太空人在太空履行宗教义务的问题,并制定详细的规则,收录到《国际太空站做礼拜守则》一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