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牛奶


海底牛奶

文章插图
海底牛奶【海底牛奶】"海底牛奶"——牡蛎 。牡蛎,俗称蚝,别名蛎黄、海蛎子 。牡蛎属贝类 。世界上总计约有100多种,我国沿海产的约有20多种,现在已人工养殖的主要有近江牡蛎、长牡蛎、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等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牡蛎
拉丁学名:Oyster
别称:海底牛奶
界:动物界
纲:瓣鳃纲
科:牡蛎科
简介蚝(Oyster)演化于侏罗纪,在温暖的南方海域,岛屿周围的海床及岩石上製造、形成礁状物 。在动物分类中属于瓣鳃纲,牡蛎科,拉丁文:Ostrea,繁体字写作:蚝 。在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带的沿海地区,人们一般都称之为:牡蛎或海蛎子;在福建沿海及台湾地区的人们称之为:蚵仔;而在两广及海南等南海水域的人们都称之蚝 。特点每年深秋是牡蛎开始收穫的季节,而从冬至到次年清明是牡蛎肉最为肥美、最好吃的时候 。故我国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的俗谚 。目前沿海许多地区採取了立体养殖法,长年基本上都有牡蛎肉供应,颇受人们欢迎 。牡蛎肉肥美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 。据分析,乾牡蛎肉含蛋白质高达45%~57%、脂肪7%~11%、肝糖19%~38% 。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 。《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活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 。现代医学认为牡蛎肉还具有降血压和滋阴养血等功能 。牡蛎肉由于味鲜美,营养全,兼能"细肌肤,美容颜"及降血压和滋阴养血、健身壮体等多种作用,因而被视为美味海珍和健美强身食物 。在诸多的海洋珍品中,许多人惟独钟情于牡蛎 。西方称其为"神赐魔食" 。日本人则称其为"根之源" 。还有"天上地下牡蛎独尊"的讚美诗句 。古今中外不少名人雅士都与牡蛎结下不解之缘 。据资料记载,义大利和维多利亚皇帝餐餐不离牡蛎;拿破仑一世在征战中喜食牡蛎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美国前总统艾森豪病后每日吃一盘牡蛎以加快康复;中国名人宋美龄也经常食用牡蛎,以保持其容颜之美 。营养价值牡蛎现已人工养殖的主要有近江牡蛎、长牡蛎、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等 。每年冬春是牡蛎收穫季节,我国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的俗谚,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到次年清明的牡蛎肉最为肥美,是最好吃的时候 。目前沿海许多地区採取了立体养殖法,常年基本上都有牡蛎肉供应,颇受人们欢迎 。蚝的肉肉肥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 。据分析,乾牡蛎肉含蛋白质高达45%-57%,脂肪7%-11%,肝糖19%-38% 。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 。蚝除了肉可食,珠可作装饰外,蚝壳可供用药,功能制酸镇痛,可作胃药,治胃酸过多 。对身体虚弱、盗汗心悸,也有疗效 。生长地点潮州韩江一带,饶平之井洲,以及中山、宝安等县,都是蚝的产区 。在食蚝方面,潮州人特别讲究味道和食法 。潮州人食蚝不重视大只,而重视小而肥的,事实上小蚝吃起来更为肉嫩膏腴,不同大蚝之肉糙膏腥,容易吃腻 。而且大蚝因为较老,入口有纤维渣 。所以看人食蚝是否内行,是可从他对于蚝的选择功夫上看出来的 。食用方法牡蛎的食用方法较多 。鲜牡蛎肉通常有清蒸、鲜炸、生炒、炒蛋、煎蚝饼、串鲜蚝肉和煮汤等多种 。配以适当调料清蒸,可保持原汁原味儿;若食软炸鲜蚝,可将蚝肉加入少许黄酒略腌,然后将蚝肉蘸上面糊,用油锅煎至金黄色,以蘸油、醋佐食;吃火锅时,可用竹籤将牡蛎肉串起来,放入沸汤滚一分钟左右取出便可食用;若配以肉块姜丝煮汤,煮出的汤白似牛奶,鲜美可口 。牡蛎肉亦可加工成乾品,称为蚝豉 。若把鲜牡蛎肉及汁液一起煮熟晒乾或烘乾后便成为熟蚝豉 。若要保持全味则不煮,将牡蛎肉直接晒乾,便成为有名的生晒蚝豉 。蚝豉食用方法也各式各样 。食疗方法牡蛎有良好的食疗效果 。中医认为牡蛎甘平无毒,可调中益气、养血活血、醒酒止渴,常食还有润肤养颜养容的功能 。《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 。”以下介绍几则牡蛎食疗方:1.妇女月经过多、崩漏:鸡汤或猪瘦肉汤适量,煮沸后,加入鲜蚝肉250克,略煮沸即可,用食盐、味素调味食用 。2.体质虚弱:麦冬20克,海带半条,水煎后去药渣,加入蚝肉200克煮沸后,放入适量的大米饭拌匀,煮成泡饭,用油、盐、香菇、芹菜、香葱调味食用 。3.眩晕:牡蛎20克,龙骨20克,菊花10克,枸杞子12克,何首乌12克,水煎服 。每日1~2次 。4.高血压、高血脂:牡蛎肉50克,草决明15克,加水煮至肉烂时食用,每日1~2次 。5.滑精、早泄:煅牡蛎50克,莲须10克,芡实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