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城( 二 )


淮安城

文章插图
维修中的淮安城墙到了元代,对淮城的修葺,则表现为十分鬆懈,使得淮安城呈现出一种破败荒芜的景象,元代诗人吴师道在《中秋泊淮安望张仲平举助教不至》一诗中写道:“中秋淮浦月,谁共好开怀?看月坐复坐,可人来不来;独谣惭短思,多病负深怀;梦见芜城路,吹箫拥醉回 。”由于淮城的荒芜,诗人也触景生情了 。只是到了元至正年间,“江淮兵乱”,守臣才“因土城之旧,稍加补筑、防守” 。元末将军张士诚的部将史文炳镇守淮城时,于“旧城一里许”另建了新城 。这是因为:一、旧城毁掉重建,工程量大;将旧城彻底修葺,工程亦很艰巨 。建新城,坚固易守 。二、元代在北京建大都为首都,为了漕运南方的贡赋米粮,曾疏通了南北大运河 。当时的运河是经旧城北面的北辰堰之末口,盘五坝北接淮河,使得当时北辰堰一带工商业者和南来北往的客商集聚,市井繁荣 。因此,史文炳“在旧城北里许”,“筑土城临淮”,这就是新城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城市空前发展的时期 。由于淮安东临黄海,西接江淮平原,北有淮泗两条大河,西南有白马湖,东南有射阳湖,古邗沟(大运河)临城而过,境内虽没崇山峻岭,却能控制南北交通和东西往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因此,明清时期在淮安设立了漕运督院,统管全国的漕运 。淮安的历任郡守都非常重视对淮城的建造,多次进行了改造和扩建 。明初对淮安旧城进行了“增修,包以砖壁,周置楼橹”,正德十三年(1518年)漕抚丛兰(字廷秀,文登人,进士)和知府薛 (魏县人,进士)重新对淮城进行了修缮 。隆庆年间(1567-1572年)漕抚王宗沐(字新浦,临海人,进士)建西门城楼,“额曰望远” 。万曆三十三年(1605年)“倭乱,边海戒严”,为防倭寇?府事推官曹于汴(字真子,安邑人,进士)“添建敌台四座” 。崇祯年间漕抚朱大典(字未孩,金华人)遍修三城 。清代康熙初漕督林起龙(字北海,大兴人,进士)“修缮城池,增治楼橹” 。漕督邵甘、董讷又分别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重建了西门城楼和南门城楼 。乾隆六年(1736年)由督抚题準,一次“发银四千余两,饬(山阳)知县沈光增(秀水人)承修” 。乾隆九年(1744年)山阳知县金秉祚(字琢章,号漳山,锺祥人)“清帑修理三城墙垣”,“于各门添兵堡营房” 。道光年间漕督周天爵(东阿人,进士)“建西、南二城楼”,“新建炮台二,重建过街楼四”,“及东、北二城楼”,并增建了“北城圈” 。鹹丰、同治年间又加以修补,并于“东城建敌楼一所” 。同治十二年(1873年)漕督文彬又重建了西门楼,对旧城进行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修缮 。
淮安城

文章插图
巽关新城为元末史文炳守淮时所筑,原为土城,明洪武十年(1377年)指挥时禹“取宝应废城砖石筑之”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又进行了“增筑、门上建楼” 。正德二年(1507年)总兵郭宏(合肥人)、隆庆五年(1571年)知府陈文烛分别对新城加以修葺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督抚题準一次就“发帑银二万五千七百余两”,由山阳知县金秉祚“承修,里墙戗土加帮宽厚”,修好了新城“亦旧城辅车之助也” 。新旧二城之间,“本为运道”,“皆昔粮船屯集之所”,因黄河北徙,运道改为城西,此处逐渐淤塞,多为湖泊之地 。明嘉靖年间,日本海盗猖獗,两次侵扰淮安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漕运都御史章焕(吴县人)奏準建造”,由“旧城东北隅接新城东南隅”,联贯了新旧二城,这就是联城,俗称夹城 。万曆二十一年(1593年)倭寇屡犯,漕抚李戴(字仁夫,延津人,进士)将联城“加高厚” 。万曆二十三年(1595年)府事推官曹于汴又“添设敌台四座” 。明万曆己酉年(1609年)举人张泰独(一作莲烛)在《远心园怀古》一诗中写出了当时联城的景象:“东北隅通万斛舟,居人鳞集纸房头 。筑城改运成荒圃,闢地为园得倚楼 。伍祖祠联水月寺,射阳湖接菊花沟 。无边陈迹俱难问,惟有听鹏载酒游 。” 联城的建造,使得淮安的旧城、新城、联城连为一体,这种三城并列的格局在我国建城史上是不多的 。淮安城建造如此规模,历经数代,建城所用的城砖也属于各个不同的朝代,共达七十余种 。至此,古代淮城的规模也就达到了它发展史上的顶峰 。邗沟及隋代大运河的开凿,使淮安成为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地和控制江淮平原的军事重镇 。清代爱新觉罗弘曆(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多次经过淮安,写了许多描写淮安的诗篇,他在诗中写道:“汉淮阴是晋山阳”,“始营猷忆晋,重筑更传张,滨运接南北,临淮谨御防”;“郡城临清淮,蜿蜒耸堞雉 。土堤与城齐,一线束流水”;“南北咽喉扼,城廓不可改” 。三城周长约17华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 。老城“周长十一里,高三十尺”,原有城门五座 。“东曰观风,南曰迎远,西曰望云,北曰朝宗”,在西门稍北一些“旧有门曰清风,元兵渡淮时,守臣张虎臣塞之”,后来东城门更名曰瞻岱门,南城门更名曰迎薰门,西城门更名曰庆城门,北城门更名曰承恩门 。四城门匾额皆为清代书法家周木斋(1785—1847年)所书 。“四门皆子城”,旨在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城上大楼四座,角楼三座,窝铺五十三座,雉堞二千九百六十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