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风筝( 四 )


潍坊风筝

文章插图
潍坊城派工笔手绘风筝—蜻蜓 城派风筝选用真丝蒙面、精心扎制,从选材用料到编扎绘製,无不精益求精,是我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 。“自古传法, 薄如悬丝”, 口传心授是潍坊艺匠风筝文化特有的传承方式, 由于风筝传承注重家传, 从而形成了着名的城派风筝十世家 。“城派”风筝的传承也面临着严峻的局面,许多风筝手艺继承人改行或是传承断代,只有少部分风筝艺人在以师徒相授或者父子相袭的形式延续着 。在潍坊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画家也参与风筝的绘製乃至设计製作,使潍坊风筝中出现了十分考究的精品 。当然,这些精品,一般人玩不起也买不起,而买这些风筝的有钱人,往往提出要求,向艺人订作,这就是那句流传下来的谚语所说的情况“七分主人三分匠” 。另外,在新旧朝代更换期间,一些宫廷风筝艺人流落民间,也促进了艺匠派风筝的发展和提高,使其带有宫廷风筝庄重、华贵的特点 。传统艺匠派对潍坊风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它使潍坊风筝从一般的玩具,上升为有价值的工艺品,成为潍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创新派由于广大专业美术工作者、科技人员、工人、城镇居民踊跃参加风筝活动,充分发挥了现代工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在继承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崭新的现代风筝 。现代风筝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将传统竹子扎制工艺改进成现代炭竿,将手绘工艺由机器印刷取代,造型简洁、明快、清新、巧妙,可批量生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历史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于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坊为盛 。
潍坊风筝

文章插图
潍坊白浪河风筝大集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製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 。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製作的民间艺人 。相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得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 。这时,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 。据《潍县誌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 。”“清明,小儿女作纸鸢、鞦韆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维妙维肖,奇巧百出,”曾做过七年潍县县令的大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这样的诗来怀念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鞦韆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把潍县的风筝特点和放风筝的风俗描写的淋漓尽致 。“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步上白浪河,纸鸢儿子鞦韆女,乱草新来春燕多”,这是潍县诗人郭麟对他家乡清明寒食放风筝的真实描写 。到近代,潍县成了国内外闻名的风筝产地和市场,有首《竹枝词》是这样描写当时风筝市场的盛况的:“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 。”风筝飘洋过海,被带到美国、日本当作艺术珍品馆藏起来 。新中国建立后,潍坊风筝作为潍坊市的象徵,更加受到当地人民的珍爱和重视 。从1984年起,潍坊市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国际风筝节;1988年,潍坊市被国内外风筝界选为“世界风筝都” 。潍坊风筝走向了世界,真正达到了它的鼎盛期 。个性是艺术成功的标誌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潍坊风筝製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典故与传说风筝,中国北方称“纸鸢”,南方称“鹞子” 。“风筝”这个名字,大约始于五代(公元907——960年)据明代郎瑛《询匈录》记载,五代有位叫李邺的,在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在纸鸢头上系竹哨,放飞时,风入竹哨,发出象“筝”一样的声音,故名之为“风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