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协定与套用

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协定与套用书籍信息作译者: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等出版时间:2019-04千 字 数:397版次:01-01页 数:284开本:16开装帧:I S B N :9787121354823换版:纸质书定价:¥88.0内容简介本书共11章,系统地介绍近年来无线感测器网路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无线感测器的来源及主要套用介绍的基础上,深入描述了感测器不同协定层的主要技术,让读者能全方位地了解无线感测器网路 。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第1章 无线感测器网路概述 11.1 引言 11.1.1 无线感测器网路的背景 21.1.2 感测器网路的套用 91.1.3 本书重点 121.2 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概述 131.2.1 感测器网路体系结构的基本元素 141.2.2 感测器网路发展史简要回顾 251.2.3 挑战与阻碍 261.3 小结 29参考文献 29第2章 无线感测器网路的套用 372.1 引言 372.2 背景知识 372.3 套用範围 402.4 第二类无线感测器网路套用实例 492.4.1 家居控制 502.4.2 建筑自动化 512.4.3 工业自动化 542.4.4 医学套用 552.5 第一类无线感测器网路套用举例 562.5.1 感测器和机器人 572.5.2 可重构感测器网路 592.5.3 高速公路监控 602.5.4 军事套用 612.5.5 土木与环境工程套用 632.5.6 火灾仪表 642.5.7 环境监测 642.5.8 纳米感测器的套用 642.6 WSN技术的另一个分类 652.7 小结 66参考文献 67第3章 基础无线感测器技术 723.1 引言 723.2 感测器节点技术 723.2.1 概述 723.2.2 硬体和软体 753.3 感测器的分类 783.4 无线节点的工作环境 803.5 无线节点的发展趋势 823.6 小结 85参考文献 85第4章 无线传输技术与系统 874.1 简介 874.2 无线电技术 874.2.1 传播与传播损耗 884.2.2 调製 934.3 可用的无线技术 954.3.1 校园网套用 1014.3.2 城域网/广域网套用 1104.4 小结 119参考文献 125第5章 无线感测器网路介质访问控制协定 1295.1 简介 1295.2 背景 1305.3 介质访问控制协定的基础 1315.3.1 性能要求 1315.3.2 通用协定 1345.4 无线感测器网路介质访问控制协定 1425.4.1 基于调度的协定 1435.4.2 随机接入协定 1465.5 感测器介质访问控制案例 1485.5.1 协定概况 1485.5.2 周期性侦听和睡眠操作 1495.5.3 调度表选择与维护 1495.5.4 维持同步 1505.5.5 自适应监听 1515.5.6 访问控制和数据交换 1515.5.7 讯息传递 1525.6 IEEE 802.15.4 LR-WPANs服务标準案例研究 1535.6.1 物理层 1555.6.2 MAC层 1565.7 小结 167参考文献 168第6章 无线感测器网路路由协定 1736.1 引言 1736.2 背景 1746.3 数据分发与採集 1746.4 无线感测器网路路由挑战与设计问题 1756.4.1 网路规模与时变特性 1766.4.2 资源限制 1766.4.3 感测器套用数据模型 1766.5 无线感测器网路路由策略 1776.5.1 无线感测器网路路由技术 1786.5.2 洪泛机制及其变形 1786.5.3 SPIN协定 1806.5.4 LEACH协定 1846.5.5 PEGASIS协定 1876.5.6 定向扩散协定 1896.5.7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定 1926.6 小结 198参考文献 198第7章 无线感测器网路传输控制协定2027.1 传统的传输控制协定2027.1.1 TCP(RFC 793)2047.1.2 UDP(RFC 768)2057.1.3 移动IP2057.1.4 在无线感测器网路中使用TCP或UDP的可行性2067.2 传输协定的设计问题2077.3 现有的传输控制协定的实例2097.3.1 CODA(拥塞检测和避免)2097.3.2 ESRT(事件下沉可靠传输)2107.3.3 RMST(可靠的多段传输)2107.3.4 PSFQ(慢存入,快取出)2107.3.5 GARUDA(揭路荼)2117.3.6 ATP(自组织网路的传输协定)2117.3.7 传输控制协定的问题2127.4 传输控制协定的性能2127.4.1 拥塞2127.4.2 丢包恢复214 7.5 小结215参考文献215第8章 无线感测器网路中间件2178.1 简介2178.2 无线感测器网路中间件工作的原理2178.3 中间件的结构2198.3.1 与数据相关的函式2208.3.2 结构2238.4 现有的中间件2248.4.1 MiLAN(连线套用和网路的中间件)2248.4.2 IrisNet(网际网路规模资源密集型感测器网路服务)2258.4.3 AMF(自适应中间件框架)2258.4.4 DSWare(数据服务中间件)2268.4.5 CLMF(基于簇的轻量级中间件框架)2268.4.6 MSM(监控中间件服务)2268.4.7 Em*(一种开发和部署无线感测器网路的软体环境)2278.4.8 Impala(针对自动化的并行感测系统的中间件)2278.4.9 Dfuse(一种分散式数据融合框架)2278.4.10 DDS(设备资料库系统)2288.4.11 感测器件2288.5 小结229参考文献229第9章 无线感测器网路的管理2339.1 概述2339.2 网路管理需求2339.3 传统的网路管理模型2349.3.1 简单的网路管理协定2349.3.2 电信运营图2359.4 网路管理的设计问题2359.5 管理架构示例:MANNA2379.6 与网路管理相关的其他问题2399.6.1 命名2399.6.2 定位2409.7 小结241参考文献241第10章 无线感测器网路作业系统24410.1 概述24410.2 作业系统的设计问题24510.3 作业系统实例24710.3.1 TinyOS24710.3.2 Mate24810.3.3 MagnetOS24810.3.4 MANTIS24910.3.5 OSPM24910.3.6 EYESOS25010.3.7 SenOS25010.3.8 EMERALDS25110.3.9 PicOS25110.4 小结251参考文献252第11章 性能和流量管理25411.1 简介25411.2 背景25411.3 无线感测器网路的网路协定25611.3.1 MAC协定25611.3.2 路由协定25711.3.3 传输协定258 11.4 无线感测器网路的性能建模25811.4.1 性能指标25911.4.2 基本模型25911.4.3 网路模型26311.5 案例研究:系统生命周期的简单计算26511.5.1 分析26611.5.2 讨论26811.6 小结270参考文献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