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舰船


海军舰船

文章插图
海军舰船【海军舰船】舰船是海军作战的主要装备,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舰船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些新技术在舰船上的套用,给未来海上作战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
基本介绍品牌:核潜艇
生产厂商:美、俄、英、法、中
参考价格:30多亿美元
油耗:4万吨核动力
最高时速:水下航速多为20~35节
驱动方式:核能
车身重量:26500吨
推进功率:1.5万~3万马力
发展动向核潜艇核潜艇具有隐蔽性好,突击能力强等特点,由于战术技术性能的独特优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 。
海军舰船

文章插图
目前,世界上在役核潜艇约247艘,集中在美、俄、英、法、中五国,但主要由美、俄两国拥有,约214艘,其中弹道飞弹核潜艇约54艘,攻击核潜艇约160艘 。核潜艇的排水量约3000~20000吨,个别的达26500吨,水下航速多为20~35节,下潜深度一般为300~500米,自给力60~90昼夜 。鱼雷发射管多在首部,一般为4~8具,飞弹发射筒几乎都设在中部,一艘有8~24具,推进功率多为1.5万~3万马力,少数达6万马力 。核潜艇发展的趋向主要是,降低噪声,加强武器系统战斗能力与完善自动化控制等 。降低噪声主要是採用流体噪声非常小的最佳流线型艇型,艇体突出体少,流水孔减到最少;採用低噪声螺旋桨;艇内所有设备、管路都採取降噪措施;艇外敷设消声瓦 。加强武器系统战斗能力主要是以最新技术成就来装备潜艇 。在战略武器方面,主要是提高弹道飞弹的射程、精度和威力,完善多弹头分导技术;鱼雷主要是改进制导系统和引信,增大潜深和速度以及携带核弹头 。自动化目前主要是朝着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它将以计算机,尤其是以微型机为基础,把潜艇运动控制、武备控制、观通导航控制、动力操纵控制等各系统组成一个整体,以完善全艇的自动化程度 。由此看来,核潜艇的排水量有急剧增加的趋势 。常规潜艇常规潜艇是以柴电动力作为推进动力的潜艇,吨位较小,建造周期短,造价低,适于近中海活动 。现在世界上常规潜艇的数量约670艘,占潜艇总数的67%左右,分布在近40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在未来的海战中它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常规潜艇多採用鲸型艇型,排水量大多数在1000~2000吨之间,水下航速一般为18~24节,下潜深度多为200~300米 。大多数装有4~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少数装有飞弹,主机功率一般在2000~7000马力之间 。常规潜艇发展的动向,除排水量将增加,下潜深度将加大,自动化程度将逐步完善外,主要是提高水下续航时间和增强武器系统的攻击能力 。提高水下续航时间,使其在水下活动达到10~14天,主要是採用闭式循环柴油机、斯特林发动机以及新型燃料电池作为水下动力源 。武器系统攻击能力的加强,主要是向雷(鱼雷)、弹(巡航飞弹)通用武器系统发展 。鱼雷主要是採用线导和末自导相结合的反潜、反舰通用鱼雷;飞弹採用能从鱼雷发射管实施水下发射的飞弹;发展防空飞弹也可能是一种探索 。近年来潜艇还出现一种“后勤管理”的新概念,即在设计、建造潜艇时,考虑到装备的维修、更换的快速性和及时性,以提高潜艇的在航率 。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作为主要攻击武器的战斗舰艇 。当前,世界上共有10个国家拥有大、中、小型航母近30艘 。美国主要发展大型航母,是拥有航母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航母的一半 。俄罗斯拥有可搭载常规起降固定翼飞机的6万吨级重型航母“库兹涅佐夫”级 。法国拥有4万吨核动力航母 。当今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0~75000吨,大型航空母舰达100000吨,主机功率一般为28万~30万马力,常规动力的续航力为8000~14000?海里,核动力的续航力为4万~70万海里,能抗12级颱风,在5~6级海况下可顺利起落飞机作战,基本具有全天候适航能力,每昼夜可机动600海里,大型航空母舰载机70~120架 。但它目标大,造价高 。航母的发展动向,目前除了发展大型航空母舰外,有些国家十分注重发展轻型航空母舰 。特别是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发展,为研製轻型、多用途航空母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动力方面,大型和中型航空母舰趋向採用核动力;轻型航空母舰趋向採用燃气轮机 。有的人还在构想研製与飞弹核潜艇组成编队的水下航空母舰,研製航速可达100节以上的侧壁式气垫航空母舰和具有甲板面积大、稳性好的双体航空母舰等等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航空母舰正在向着更加现代化的水平发展 。驱逐舰驱逐舰是一种以飞弹、火炮、鱼雷等为主要武器,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战斗舰艇 。一般,满载排水量3000~8000吨,最大航速30~38节,续航力3000~6000海里,在5~6级海况下能有效使用武器,在7~8级海况下能安全航行 。抗沉性能保证任意相邻三舱破损进水不沉,并设有较完善的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系统 。驱逐舰的发展趋势,重点是提高其预警能力、攻防战斗能力、机动和适航性能,选用先进的燃气轮机作动力装置,以增大航速和续航力 。今后将装备多种飞弹(对舰、对空、反潜及巡航飞弹),实现指挥、情报、舰艇操纵和武器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提高防御和抗击制导武器的能力,越来越多地採用全燃气轮机或柴/燃联合动力装置 。已开展研究新型的粒子束武器、超导电机推进系统、小水线面双体船船型、装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等 。护卫舰护卫舰是一种以飞弹、火炮和反潜武器为主要武器的水面战斗舰艇 。一般,排水量为600~3500吨,有少数超过3500吨;航速多为25~35节,续航力约5000海里,在4~6级海况下能有效使用武器,在7~8级海况下能安全航行,自持力10昼夜,在相邻船舱进水时不会沉没 。现代护卫舰可载对空、对舰和反潜飞弹 。为了提高对敌方来袭飞弹的防御能力和对敌水面舰艇的攻击能力,一般装有主炮和副炮,或设有小口径速射炮 。为了加强反潜,常装多管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装置和反潜鱼雷发射装置,舰首均设有声纳,舰尾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直升机可增大反潜半径,还可提高对舰飞弹的射程 。同时还装有自动化作战指挥系统 。现代护卫舰的动力装置,主机一般使用柴油机、全燃气轮机或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功率大,航速较高 。现代护卫舰的造价较低,用途较广 。目前,世界上约有4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00多艘护卫舰 。但现代护卫舰一般所需的电力、重量和容积均受到舰体平台的限制,舰员的居住性差,持续作战能力有限 。现在,人们构想未来护卫舰应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好的稳性,并改善适航性和居住条件 。有的国家正在打破传统观念,试验一些新设计的护卫舰船型,如表面效应船、水翼船、半潜船或双体船等,美国海军计画建造一艘试验性的3000吨表面效应船,其推进装置将採用超导电力推进装置,速度可超过100节 。舰艇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特点舰艇正在向小型化、通用化、高速化方向发展未来的舰艇,正逐步向小型化、通用化、高速化等方面发展 。①小型化,如英国设计的“鹞”轻型多用途航母(约8000吨),可载8架“海鹞”飞机和2架“大山猫”直升机,它是一种经济型舰,已引起许多中小国家的兴趣 。②通用化,如美海军拟建造的SC-21舰能执行现阶段由多种舰艇所承担的任务,是一种多用途军舰,预计1998年开始建造 。③威力大,如美国正在发展的9100吨攻击型核潜艇“海狼”级,比在役的“洛杉矶”级在安静性、航速和下潜深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尤其是携带飞弹50枚,比同类艇飞弹增多一倍 。④高速化,国外已开展水翼艇型护卫舰和40~50节高速补给船的研究,而引起飞跃变化的是地效翼艇(WIG),其速度将高达200~300节 。动力装置将採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等现在国外舰艇动力装置一般採用柴油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反应堆和联合动力装置等多种形式,未来的水面舰艇将採用一种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该系统将由一台或多台电动机和推进器组成 。主要原因是考虑电力推进可以安装在舰内任何地方,有利舰型设计和舰内布 置,并可为将来的武器(如雷射器、电磁炮等)提供所需的电力 。此外,为了提高水下续航力和减少航行暴露率,德国、瑞典和加拿大等国正进行潜艇用不依赖空气的辅助动力装置(如燃料电池、热气机、闭式循环柴油机、小功率核动力装置)的研製 。电子设备正向综合化、对付多目标等方面发展现在和下个世纪初即将使用的电子设备中,美国“宙斯盾”作战系统、拖曳式线列阵声纳、极低频通信系统和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十分先进,从它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如下一些特点:①向综合化发展,如美国发展电子战系统时,开始将该系统与作战指挥系统进行数字式接口,最后将它在探测、控制和对抗等方面与各种武器进行高度协调;又如光学设备表现出机-光-电一体化的特点 。②对付多目标,如“宙斯盾”作战系统的主要设备是C3I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AN-SPY相控阵雷达,从而解决了对付空中多目标和反应速度快的问题 。③重视生存能力,如美国以前建造的舰艇作战系统多採用集中式结构,易遭攻击,以后舰艇採用分散式数据处理和数据汇流排结构,使生存能力大为提高 。先进武器大量装舰,武器总体性能有较大提高从装舰武器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如下二个主要特点:①先进武器大量装舰,如美国计画在本世纪末在198艘舰艇上装载“战斧”飞弹,仅水面舰艇安装的垂直发射系统数量至少达到6758个单元;又如英、法新建飞弹核潜艇将分别装载性能优越的“三叉戟Ⅱ”和M-5型飞弹 。②提高武器总体性能,如国外研製的“海鳝”、“旗鱼”和MK50这三种鱼雷,不仅在爆炸威力、命中精度和新材料套用等方面有重大改进,而且其航速均达53~70节,射程20千米以上,下潜深度1000米,估计下个世纪鱼雷速度可能突破100节 。我国海军舰船现代化新技术的探讨我国海军舰船装备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经初步建成一支有相当规模的由潜艇、驱护舰艇、快艇、猎潜艇、扫雷舰艇及各种辅助舰船和岸基飞机组成的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多兵种的海上战斗力量 。同过去相比,我们的装备无论在品种还是装备性能上都有较大改善,特别是近年来交付的新装备,现代化水平和综合作战能力都有了一定提高 。新技术的套用是我国海军舰船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实现舰船现代化发展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比较适合在我国舰船上套用的新技术有以下几点:强调模组设计概念新技术的飞跃发展,加快了舰艇装备更新换代的周期,目前舰艇的使用期限一般为25~30年,而武备和电子设备大致每隔7~10年就要更换一次,因此在舰艇整个使用期内至少需进行现代化改装2~3次,但是这种改装往往是“牵一髮而动全身”,施工量非常庞大複杂,既费时又费钱 。为了使现代化改装能够更加便捷、省时、省事,可将武备系统、电子系统按其功能分成若干个“模组”,即“功能结构单元”,它与舰体的安装界面採取统一的标準形式,其电源、管路、信息线路等联接部分都採用标準的接口 。这样,要换装新装备时就非常方便,只需将整箇旧装备的“模组”沿安装界面拆除,再整个换上一个新的“模组”就可以了,而所有联接部件都是标準接口,一接便成 。这种新的设计建造概念,将对90年代以至21世纪的舰艇现代化带来深远影响 。实现光纤通信技术 现代舰艇各作战系统间的信号传输主要靠电缆来完成,但电缆线路过于複杂、笨重和昂贵 。70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研製舰艇数据多路传输系统来代替电缆,即採用数据汇流排来解决信号传输及交换问题 。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今后多路传输系统的汇流排可以用光纤製成,光纤通信具有保密性强、频频宽、容量大、重量轻、中继距离大、抗电磁干扰和地磁干扰且成本低等特点 。有人估计,在驱逐舰上,若全部採用光纤传输,可由1吨光纤代替75吨重的电缆,大大减少了占用空间 。降低舰艇自身物理场特徵舰艇自身具有的各种物理场特徵,正是易于暴露自己、招致敌方自导武器以及感应引信武器攻击的“祸根”,因此现代舰艇设计应极为重视降低各种物理特徵的措施 。首先要减少雷达波反射 。这需从改进舰艇外形设计和採用能吸收雷达波的涂料或覆材入手,在外形设计上避免大幅垂直面与水平面直角相交,应使其略带倾斜,上层建筑儘可能低矮,所有转角处、结合部儘量圆滑 。其次要降低红外辐射 。舰艇的红外辐射源主要是烟囱的高温排气,小型舰艇儘可能採取水下排气,中、大型舰艇在烟道出口处设定水雾降温装置,以减弱红外辐射的强度 。採用减振降噪技术降低舰艇噪声可以提高舰艇的隐蔽性,提高攻防能力 。在进攻上降低自噪声可以提高声纳的探测距离,在防御上,可明显提高本舰声伪装干扰器材的作用效果等等 。以下技术和材料的套用可以大大提高舰艇的隐蔽性:①减振阻尼措施,以减少结构噪音的传播和辐射;②降低螺旋桨噪声、排气噪声等辐射噪声;③吸声、隔声及阻尼材料;④对舰船噪声进行测试、分析处理;⑤有源消声法 。定向能技术定向能技术包括高能雷射、高能粒子束、强微波等技术,目前尚处于武器的探索性发展阶段或可行性验证阶段 。採用定向能技术的武器具有很多优点:①能在极短的时间里把高度集中的射束能量直接照射在目标上 。例如,有的聚焦雷射波束的能量达到1亿瓦/厘米2,短时传输这样大的能量,将导致目标被破坏 。②射束以光速或接近光速传播 。射击时往往不需要提前量,可直接对準目标,瞬间进行射击,抗干扰性能好,是防御反舰飞弹最理想的一种手段 。③只对目标本身造成破坏,不像核武器那样造成大範围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