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下令汉族人剃发:竟是明朝降臣极力推动

近年以清朝为背景的内地影视日益见多 , 屏幕上男子脑后都拖着一条长辫 , 社会戏称为“辫子戏” 。对于这条辫子 , 不知底细者讨厌其难看、累赘 , 识者知是大清逼迫汉人臣服的标志 。前脑剃光 , 后脑留辫 , 本是东北满族的习俗 。让人匪夷所思 , 奏请强令汉族剃发的 , 倒是身为汉人的明朝降臣孙之獬 。孙之獬是山东淄川大庄村人 , 明朝天启年间进士 , 由检讨迁至侍讲 。当时正是宦官魏忠贤专权乱政时期 , 党羽遍朝 , 性好趋炎附势的孙之獬成了“阉党”中人 。崇祯登位 , 捕办魏忠贤 , 清除“阉党” , 孙之獬被削职为民 , 由此对朝廷心怀怨恨 。
【清朝为何下令汉族人剃发:竟是明朝降臣极力推动】朝廷军队入关后一路攻入山东 , 在老家当了百姓的孙之獬有心投靠 , 与家人奴仆一道穿起了满人服装 。这事传到了清宫里 , 顺治皇帝为收揽人心 , 令将孙之獬召来北京 , 着实夸奖了几句 , 封为礼部侍郎 。孙之獬喜不自胜 , 据《清朝野史大观》载 , 不久他就演出了巴结新主的“精彩”一出 。时顺治皇帝因天下未定 , 还允许明朝降臣仍穿着汉族衣冠上朝 , 但满、汉大臣各站一班 。这一天孙之獬“标异而示亲” , 上朝时变得“焕然一新” , 从头到脚满官装束 , 沾沾自喜挤进了满班里 。
满族大臣自以为高汉官一等 , 斥责孙之獬“非我族类 , 其心必异 , 不受” , 结果你推我拉把他赶出班外 。汉官见了 , 掩面窃笑 。孙之獬自讨没趣一脸窘态 , 悻悻然走回汉班 。汉官恨他处心积虑献媚求宠 , “以其为满饰也 , 不容” , 一个紧挨着一个不让其入班 。此君徘徊于满、汉两班间 , 进退无措 , 狼狈之极 , 恼羞成怒之下 , 上书顺治皇帝 , 奏请诏令汉人剃发:“陛下平定中国 , 万事鼎新 , 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 , 此乃陛下之从中国 , 非中国之从陛下也 。”
顺治本有此意 , 赞叹曰:“不意降臣中有作此说者 。”遂来了个“照准” , 于顺治二年(公元一六六五年)六月下令剃发 , 大意谓:自今布告之后 , 京城内外 , 限旬日 , 直隶各省地方 , 自部文到日 , 亦限旬日 , 尽令剃发 , 遵依者为我国之民 , 迟疑者同逆命之寇 , 必置重罪 。令下之后 , 到处可见剃头匠由兵勇押着 , 挑着担子巡行在城镇乡村 , 担子上挂着“留头不留发 , 留发不留头”的粉牌 , 强迫汉人剃发 , 将拒不剃发者砍下头颅挂在担子上示众 。
“衣冠束发”素来是汉人的外在标志 , 剃发严重伤害了汉人的感情 , 于是纷起反抗 , 悲壮激烈的反剃发斗争风起云涌 ,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旷世惨剧因此而起 。孙之獬由是成了民族罪人 , 清人王家桢的《研堂见闻杂记》中痛斥云:有山东进士孙之獬 , 阴为计 , 首剃发迎降 , 羞愤上疏……于是削发令下 , 而中原之民处处蜂起 , 百万生灵 , 尽膏草野 , 皆之獬一言激之也 。原其心 , 只起于贪慕富贵 , 一念无耻 , 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