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代中原王朝的百姓是怎么称呼古印度的?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开首有一节,对印度作了整体的介绍 。后来的标点本或是校注本,把这一节总称为“印度总述”,其中最开始的一段文字是:
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 。旧云身毒,或曰贤豆 。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印度之人,随地称国 。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 。
讲一个国家,首先要讲到的就是名称,玄奘也不例外 。玄奘讲印度“旧云身毒”,是因为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今天阿富汗境内的一个国家,当时称作“大夏”,张骞在那里听说,在大夏的东南,还有一个国家,称作“身毒”,这个国家,离中国的西南边境还不远 。历史上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记载在司马迁《史记》的《大宛列传》以及《西南夷列传》中 。因为这个原因,当年的汉武帝,还一度试图通过从西南方向打通到印度的通道 。“身毒”因此成为中国人最早称呼印度的名称 。
不过,“身毒”一名,仅仅是中国人知道印度的开始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到中国,从西域包括印度来到中国的人——其中主要是僧人——多了起来,中国方面知道印度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多 。对于印度,除了“身毒”,又出现另外的一些称呼 。玄奘在这里提到了“天竺”,又提到“贤豆” 。其中“天竺”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的《西域传》,在唐代以前使用得最多,直到今天,也还偶尔使用 。相似于“天竺”和“贤豆”,而玄奘没有提到的还有一些,例如“天笃”“天督”以及“呬度” 。
但是,玄奘从印度回来,有新的看法 。在玄奘看来,过去的这些名字,用来称呼印度,都不合适,因为他们不是“正音”,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印度” 。对于“印度”一名,玄奘还有解释:
印度者,唐言月 。月有多名,斯其一称 。
玄奘说,印度这个名字,意思是月亮,月亮有很多名字,这是其中之一 。如果以此作为根据,玄奘讲的印度一名,还原为梵文,就是Indu 。在梵文里,Indu一词的意思,确实是月亮 。梵文里对于月亮,也确实有很多称呼,随便举几个例子,就有candra,sasin,sasadhara,sasabhrt,sasānka,soma,vidhu,nisākara等等词语 。
但这里玄奘说的“印度”一词,意思真的是月亮吗?说起来有些遗憾,这中间其实有一点误会,玄奘的解释不完全对 。玄奘说的“印度”,虽然原文确实是Indu,但这个Indu,与指月亮的梵文词Indu,不是一回事,因为二者的词源不一样 。
玄奘讲到的“印度”,如果要讲词源,是从梵文Sindhu变化而来的Indu,而不是指月亮的Indu 。梵文Sindhu一词,最初的意思是河流,后来又专用来指今天的印度河 。印度西边的居民,是讲伊朗语的波斯人 。波斯人进入印度,首先遇到的大河是印度河,于是便以Sindhu作为这一片地方的名称,进而以此称呼整个南亚次大陆 。梵语和古代伊朗语都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支,读音中s与h可以互换,古伊朗语中又没有dh一类的送气浊辅音,于是梵语的Sindhu在伊朗语中就变成为Hindu 。Hindu一词中,h进一步被弱化,就成为Indu 。
中国人最早知道印度,从张骞开始 。张骞知道“身毒”这个名字的地方,是在“大夏”,也就是今天阿富汗的北部 。“身毒”一名,显然翻译自中亚的一种语言 。具体是什么语言,学者们做过讨论,可能是古代的“大夏语”,只是这样的推断一时还没有成为定论 。至于“贤豆”“天竺”“天笃”“天督”“呬度”等等译名,大致也都同样是在中亚语言影响下出现的词语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提出的新的译名“印度”,虽然有玄奘的解释,但追本溯源,仍然还是来自Sindhu一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