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装修施工规范

应急救治医疗设施,是指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或事故,快速设置的应急医疗救治场所或设施 。应急医疗设施工程建设的施工组织和管理应当遵循快速与合理、施工组织和流程布局科学高效,结构和机电系统建设安全可靠的三大基本原则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其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给排水、消防工程的施工办法 。
应急医疗设施工程建设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况、管理目标、工程主要特点与难点、施工组织、施工流程五个方面在往期推送中已做说明,点击阅读《应急医疗设施工程的组织管理》 。今天,我们来看下应急医疗设施工程中九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基础、上部集装箱、机电安装、装饰、轻钢屋面、钢结构门厅、医院类工程特殊施工、室外总体施工中的场地平整、基础施工、上部结构、机电安装工程的给排水和消防的施工技术方案 。
六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办法
01
场地平整(一般拟建项目,有特殊情况则另定)
土方开挖
(1)土方施工总流程施工流程:清理场地→土方开挖至基础垫层底标高、场地平整→垫层施工→养护 。
(2)土方施工总体部署:
a.基坑开挖条件与形式: 拟建工程土方开挖采用大开挖至基础垫层底面 。
b.土方处置:平整清除的土方,全部转运至场内绿化区,运输渣土的车辆采取密闭或者覆盖措施,不得泄漏、散落、飞扬,转运前用高压水冲洗车轮,避免污染园区内道路 。
(3)挖土施工方量与进度:本工程土方开挖量根据计算确定,计划安排挖机边开挖边装车,按需配置渣土车,土方开挖工期不宜超过2个工作日,若计算有超期,需分段组织施工 。
(4)土方开挖施工流程:根据本工程实际结构情况与施工流程安排,基坑挖土施工顺序自北往南一顺开挖,采用大开挖方式,直接挖至基础垫层底面标高 。平整完成后,浇筑垫层 。
基坑排水
开挖过程中在基础外围一圈的排水明沟内,沿坡顶四周道路外侧设置排水明沟,排水沟为300mm×300mm,每隔80m设置 600mm×600mm×600mm 的集水井,采用砖砌,砂浆抹面 。
基底验收
垫层浇筑完成后,应与业主、监理部门和设计单位进行基底的验收工作 。
02
基础施工技术方案
钢筋:
混凝土垫层施工后,根据控制轴线弹出基础外边线,然后进入常规施工,按设计要求逐 段铺设底层钢筋,绑扎顺序自下而上分层分块进行,绑扎中应注意各层钢筋上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
钢筋成型:
所有钢筋成型均按图纸要求预先出具钢筋翻样加工单,所有钢筋在现场加工成型送达绑扎现场 。钢筋绑扎完毕后,在自检合格的前提下报请监理单位验收,认定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
模板:
根据基础的施工流程,基础模板均采用15mm厚胶合夹板,底模采用砼垫层 。水平围檩采用50*80方木,间距小于等于200mm,竖向围檩采用Φ48钢管,间距不大于600mm,对拉螺丝为Φ14 。所有模板支撑时将做到牢固稳定,横平竖直,上口标高将用水平仪复测准确 。模板拆模强度按照保证砼构件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即可拆除,模板应轻拆轻放,必须整理归堆 。模板施工应注意钢筋未验收不得封模,每分段模板安装完成后应经过自检、专检和监理检查 。
混凝土:
基础结构砼浇捣时,采用汽车泵布料,一次全部浇捣完成,浇捣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浇捣时配备足够的砼运输车 。基础混凝土浇捣采用一次性全部浇捣完成 。
03
上部集装箱施工技术方案
一般拟建项目如有特殊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