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烧成始于东汉时期的浙江德清窑 。从这时候开始,浙江地区就一直以生产青瓷为主,这与当地的瓷土含铁量高有很大关系 。
至晚唐五代,以浙江越窑烧造的青瓷最为精美 。从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中,我们知道这种精美青瓷名为“秘色瓷”,应是专供宫廷的佳器 。唐代诗人们从不吝赞颂它,有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更有徐夤:“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
(唐代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陕西扶风法门寺塔下唐代地宫出土)
宋代,青瓷生产又迎来一个高峰,南方除越窑,还有龙泉窑等 。而在北方,有陕西的耀州窑、河南的官窑、汝窑等,各个窑口的造型与釉色各具特色[2] 。
说到宋代南方青瓷,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龙泉青瓷 。传说,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在浙江龙泉县烧窑,哥哥烧窑叫做“哥窑”,擅长烧制开片瓷器;弟弟的叫做“弟窑”,也就是龙泉窑 。
龙泉青瓷釉色区别于越窑,其中以粉青色和梅子青色最为出名 。粉青恬静淡雅,梅子青清透秀丽 。造型也更别出心裁,有胆瓶、盖瓶,龙瓶、奁式炉、八卦炉、盖盒、盖碗、渣斗等等 。
以烧造天青色青瓷著称的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 。传说宋徽宗曾下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汝窑的工匠多次试验,在釉料中加入玛瑙,终于烧造出这种独特的色泽 。汝窑瓷器有着香灰色的薄胎,圆器采用满釉裹足支烧的方法,器物通体施釉,仅在器物底部有三至五个小小的被称为“芝麻钉”的支钉痕 。
(北宋 汝窑三足尊 故宫博物院藏)
官窑同样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北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设窑烧造青瓷,称北宋官窑,也称旧官 。南宋叶寘的《垣斋笔衡》中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宋室南迁杭州后,在今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修内司窑,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设郊坛下官窑,这两窑称为南宋官窑,亦称“新官” 。
南宋官窑烧制的青瓷中有一种特殊的黑胎青瓷,其胎色之所以为黑紫色,是因为含铁量极高 。瓷器口沿部的釉在烧造时垂流变薄,露出紫黑色的胎体,俗称“紫口”,而其底足露胎,故称“铁足” 。这种釉面在烧造中开片,片纹中带着金属色泽,故称为“金丝铁线” 。
(宋代官窑青釉花盆 故宫博物院藏)
说完了青瓷,我们来讲一讲第二种大家常见的:白瓷
目前普遍认为白瓷产生于北朝时期,经过隋唐两代发展,最终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即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北方以白瓷为主 。
隋唐时期,以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品质最高,其中更是有一种透影白瓷,能够透过灯光,最薄的地方只有1毫米,令人惊叹其技艺之高超[3] 。
至宋代,定窑白瓷迅速发展 。定窑白瓷包括日用的碗、盘、碟、壶、盒、熏炉等,其中及精细白瓷质量较高,因为瓷胎和釉面中铁的含量更低,颜色更加洁白细腻 。
宋代定窑白釉划花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跟白瓷比较接近的,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种:青白瓷
青白瓷是五代时期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瓷器,也称影青瓷、隐青瓷、映青瓷等,釉色白中有青,青中泛白,釉面莹润有光泽 。
宋代青白瓷执壶
从窑址与纪年墓出土的器物来看,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日用器皿为主,主要有碗、盘、碟、注子、杯、盏、钵、梅瓶、洗、香薰、灯、枕等,此外还有观音塑像、塔式罐等器物 。
- 去2.3亿年前的喀斯特地貌里,坐一次中国最长的溶洞暗河漂流 吉尼斯记录最长漂流
- 揭秘34.3亿年前地球微生物与火星极其相似
- 发现4.23亿年前古鱼长相怪异或为人类远祖
- 13亿人一人一块钱是多少钱 13亿人一人一块是多少
- 海贼王悬赏令传回家乡第几集 海贼王路飞赏金3亿传回家乡是第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