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惊梦( 二 )


牡丹亭·惊梦

文章插图
游园惊梦在小说中除了“人生如梦”的感慨之外,你还读出了什幺呢?小说的主人公蓝田玉由一位崑曲艺人一跃成为钱将军夫人,也曾经风华蹁跹,烜赫一时,“筵席之间,十有八九的主位,倒是她占先的 。”然而这一切都是“从前钱鹏志在的时候”,现在她不过是一个落魄夫人,王谢堂前的燕子,落入了百姓人家 。烜赫与没落,构成刺激性的对照 。对于没落,是无奈的现实,钱夫人无力去改变,于是就只剩下追忆与怀恋,自己并不能超脱出来,把这一切视若浮云 。窦公馆门前两旁的汽车,大多是公家的黑色小汽车,“钱夫人坐的计程车开到门口她便命令司机停了下来” 。这一细节动作,表现钱夫人还很在意自己的面子,遮掩自己没落的现实 。在筵会中,钱夫人几次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回忆起自己风华蹁跹时候的场景,与现实的筵会做比照,折射出钱夫人对过去的怀恋 。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更多的是在心理情感上对故国的眷恋 。在这里,故国不仅仅是祖国大陆、旧时家园,而是一种情感,一种对旧时在心理上的认同感、归属感 。故国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情感,而祖国大陆、旧时家园只是承载这种情愫的载体 。这种情愫,以乡愁的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钱夫人总觉得“台湾的衣料粗糙,光泽扎眼,尤其是丝绸,哪里及得上大陆货那幺细緻,那幺柔熟?”“台湾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陆的那幺醇厚,饮下去终究有点割喉的 。”这种对台湾的不认同感,并不仅仅得自于钱夫人自己,而是败走台湾的人的普遍的心理情绪 。比如来台几十年,窦公馆请客仍用上海的厨子,刘副官仍顽固地操着苏北的口音 。这些都是去国之人的乡愁的整体表现,他们对台湾、对台湾的现状并没有认同感、归属感,而是顽固地坚持过去的生活(比如票友会),顽固地眷恋着大陆 。这些人在白先勇认为都是一群“流浪的中国人”,他们退走大陆,在台湾又不能融入和归属,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在心理情感上处于漂泊状态,所以对故国怀有强烈的眷念 。白先勇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的认同感的,在《游园惊梦》这部小说里择取崑曲票友聚会也是有象徵意义的 。在六十年代,作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緻最完美的一种形式”的崑曲也已经式微了,受到欧美电影等新兴文化的强烈冲击 。小说中坚持喜爱和追忆崑曲这种传统艺术的,都是一些从大陆败走的遗民如钱夫人、窦夫人、余参军等 。他们既是政治上的遗民,也是传统文化上的遗民 。台湾本土的人脱离大陆本土文化的母体,对这些传统文化并没有多高的欣赏能力,也就没有多少眷恋 。人心不古作为一种现实,文化遗民们无力去改变,便只有承认,而他们对崑曲的坚持和喜爱,仅仅是对故旧文化的怀念,也是作者文化乡愁的表现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光辉灿烂的过去 。可是就因为太讲究纯美、纯粹精神,丝毫不肯接受现实俗世的污染,在今日的平民世界里,已和一般人的生活几乎完全脱节,再也无法受到欣赏和了解 。于是人人遗弃古老优美的中国文化,趋奔迎接崭新通俗的西洋文化,正如清乾隆年间,通俗的“花部”乱弹终于取代了优美的“雅部”崑曲 。如此,小说里钱夫人的今昔感触,以及往日悼念,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而《游园惊梦》也就变得好像是作者对我们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一阙輓歌 。如此,《游园惊梦》小说,从钱夫人个人身世的沧桑史,扩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贵族文化——的沧桑史 。同样的暗示含义,亦可引申到社会型态问题上,那就是,影射贵族阶级和农业社会的没落,平民阶级和工业社会的腾起,小说结尾,窦夫人问钱夫人:“你这幺久没来,可发觉台北变了些没有?”钱夫人沉吟了半晌,侧过头来答道:“变多唆 。”走到房门口的时候,她又轻轻的加了一句:“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起了好多新的高楼大厦 。”“变”一字,就是这篇小说的中心主题 。“起了好多新的高楼大厦”,即比喻工商业社会之兴起 。我们还注意到,今日宴会里唱《游园》的后起之秀,是徐“太太”,不是徐“夫人” 。作者如此暗示:“上流社会”虽然还存在,“贵族阶级”却已隐逝无蹤 。解析作者複杂的情绪几经解构和图释,最终汇为一条主旋律的精神内涵——怀旧,或者说乡愁 。这种怀旧包含几个层次结构,一则是对过去生活的怀恋与追忆,一则是对故国心理情感的眷念,还有就是对故旧文化传统的依恋 。精彩唱词(贴上)一江风小春香,一种在人奴上 。画阁里从娇养,伺娘行,弄朱调粉,贴翠拈花,惯向妆檯傍 。陪他理绣床,陪他烧夜香,小苗条吃的是夫人杖 。(贴)有请小姐上学 。(旦上)绕池游素妆才罢,缓步书堂下 。对净几明窗潇洒 。(末上)(旦)先生万福 。(末)罢了 。女学生,凡为女子,鸡初鸣,鹹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 。日出之后,各供其事 。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 。(旦)以后不敢了 。(末)罢了 。(贴)先生今夜不睡了 。(末)却是为何?(贴)喏 喏 喏,等到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 。(末)太早了 。(贴)早也不好,迟也不好,小姐,这倒难了 。(末)女学生,昨日上的《毛诗》,可温习否?(旦)温习了 。则待讲解 。(贴)先生,小姐说温习熟了,则待先生讲解讲解 。(末)春香你呢?(贴)我啊!已烂熟了 。(末)你且背来 。(贴)先生,烂熟的了还要背?(末)自然要背 。(贴)烂熟的了还要背?小姐提我一个字 。(旦)关……(贴)关……(末)关关……(贴)关关啊关关 。(末)关关雎鸠……(贴)关关雎鸠……(末)在啊……(贴)在,在什幺介?(末)在河之洲 。(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生可是烂熟的了幺?(末)一句都背不出来,还说烂熟的了,回去重读 。(贴)这样熟还要读,读它什幺介 。(末)女学生,“关关雎鸠”,雎鸠是个鸟,关关鸟声也 。(贴)先生,这鸟是怎样叫的?(末作鸠声) (贴学鸠声诨介)(末)此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 。(贴)我晓得了 。不是昨日是前日,不对,不对,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这幺一放,它就得儿一飞,飞到何知州衙内去了 。(末)胡说,此乃兴也 。(贴)兴个甚幺介?(末)兴者,起也 。起那等窈窕淑女,是那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他 。(贴)为何要好好的求他介?(末)多嘴哩 。(旦)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 。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 。(末)听讲 。掉角儿(末)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指证,姜嫄产哇;不嫉妒,后妃贤达 。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旦)这经文有多少?(末)《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 。(贴)小姐,我要出恭了 。(旦)要对先生说的 。(贴)出恭还要对先生说啊 。先生,学生领出恭签 。(末)你来得几时就要出恭?(贴)人家来了半日 。(末)不许去 。(贴)急得紧 。(末)去去就来 。(贴)晓得 。(贴下)(旦)敢问师母尊年?(末)目下平头六十 。(旦)学生待绣对鞋儿上寿,请个样儿 。(末)生受你了 。依《孟子》上样儿,做个“不知足而为屦”罢 。(贴笑介)小姐,小姐我们只管在此读书,原来后边有座大花园 。桃红柳绿,好耍子哩 。(末)春香,不攻书,花园去 。待俺取荆条来 。(贴)先生你取荆条做什幺?(末)打你呀 。(贴)打我啊 。前腔女郎行、那里应文科判衙?止不过识字儿书涂嫩鸦 。(末起介)古人读书,有囊萤的,趁月亮的 。(贴)待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 。(末)悬樑、刺股呢?(贴)比似你悬了梁,损头髮;刺了股,添疤痆 。有甚光华!(内叫卖花介)(贴)小姐,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 。(末)春香,你三番两次引逗小姐,我真箇要打了 。(贴)先生你真箇要打幺?(末)伸出手来 。(末作打介)哎也!(贴闪介,贴抢荆条投地介)(末)我要辞馆不教了 。(旦)先生看他初犯,容学生责认于他 。(末)好,你去责认于他 。(旦)死丫头,唐突了先生,快跪下 。(贴跪介)小姐 。(打介,贴作假哭介)(旦)跪下(贴)小姐 。前腔手不许把鞦韆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则问你几丝儿头髮,几条背花?敢也怕些些夫人堂上那些家法 。(末)好了,好了,不要打了 。(旦)下次可敢了 。(贴)下次是再也不敢的了 。(末)饶你这一遭儿 。还不起来 。(贴起介)(末)女学生,你们功课完了,方可回衙 。咱和公相闲话去 。绕池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乌夜啼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画廊金粉半零星 。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奼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菸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尾声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蓦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春呵春!得和你两流连 。春去如何遣?恁般天气,好睏人也!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 。俺的睡情谁见?则索要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 。迁延,这衷怀哪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儿松,衣频宽袖梢儿搵着牙儿沾也 。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画眉序好景艳阳天万紫千红尽开遍 。满雕栏宝砌,云簇霞鲜 。督春工珍护芳菲免被那晓风吹颤,使佳人才子少繫念梦儿中也十分欢忭滴溜子湖山畔,湖山畔,云蒸霞焕 。雕栏外,雕栏外,红翻翠骈 。惹下蜂愁蝶恋,三生锦绣般非因梦幻 。一阵香风,送到林园 。五般宜一边儿燕喃喃软又甜一边儿莺呖呖脆又圆 。一边蝶飞舞,往来在花丛间 。一边蜂儿逐趁,眼花缭乱 。一边红桃呈艳,一边绿柳垂线似这等万紫千红齐装点大地上景物多灿烂!山桃红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 。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和你团成片也 。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我欲去还留恋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行来春色三分雨 。睡去巫山一片云 。夫婿坐黄堂娇娃立绣窗怪她裙钗上花鸟绣双双宛转随儿女 。辛勤做老娘 。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 。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 。闪的俺心悠步躭,意软鬟偏 。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欠,则待去眠尾声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熏绣被眠 。春吓!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集贤宾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甚西风吹梦无蹤!人去难逢,须不是神挑鬼弄 。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 。啭林莺从小来觑的千金重,不孝女孝顺无终 。当今生花开一红,愿来生把萱椿再奉 。(老旦)恨西风,一霎无端碎绿摧红 。(旦)这病根已松,心上人已逢 。天呵,他一星星说向咱伤情重 。尾声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老旦贴,哭介)我儿,小姐 。(合)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大意丽娘游园归来,睏倦了,便伏几小睡,却作了个甜美的梦:梦见一个小生,拿着柳枝,向她说道:“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 。恰好在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乎?”丽娘没有答话,只是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便牵丽娘衣袖,转过芍药栏前湖山石边说话去了 。丽娘怎会在梦中与一素昧平生的人幽会呢?原来一直受封建礼教禁铜的丽娘,没有人与她说过知心话 。与她最亲近的母亲,看她睡个午觉,也要说不符家教,看她绣对鸳鸯,也不以为然 。丽娘委实寂寞得很,渴望有人关心她同情她,当梦中人说出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个字时,动魄惊心,怎能不引为知己?以柳枝求题,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见,他不是捧来珠光宝气的首饰,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 。戏里有一折“写真”,描写杜丽娘作自画像,可见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她眼里,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之间并不划等号,一草一木都可人画,对金银珠宝、乌纱玉带却看不上眼 。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有了共同语言 。心灵上的相通,在丽娘看来是头等重要的事,与此人为伴是幸福的,轻轻地一牵,便随他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