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典故 关于隔岸观火典故介绍


隔岸观火典故 关于隔岸观火典故介绍

文章插图
1、隔岸观火,汉语成语,隔着河看失火 。比喻置身事外,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
2、隔岸观火的历史典故
隔岸观火,就是“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 。敌方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对付你 。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 。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 。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桓,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 。曹营诸将向曹操进言,要一鼓作气,平复辽东,捉拿二袁 。曹操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 。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 。
【隔岸观火典故 关于隔岸观火典故介绍】公孙康听说二袁归降,心有疑虑 。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 。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 。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 。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 。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 。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俱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 。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 。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