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 三 )

内葬人物参考资料来源:文物遗存孝陵神路孝陵神路长约6公里,南起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北到昌瑞山下的宝城、室顶,沿朝山、案山、靠山的三山连线,将孝陵的数十座建筑相贯串,形成陵区建筑中轴线 。孝陵神路是清陵中最长的神路 。

清东陵

文章插图
清东陵-孝陵神路孝陵石牌坊孝陵石牌坊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仿木结构形式,五间六柱十一楼,面阔31.35米,高12.48米,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构筑而成 。夹桿石的顶部圆雕麒麟、狮子,看面分别浮雕云龙、草龙、双狮戏球等图案 。梁枋上雕刻旋子彩画 。折柱、花板上浮雕祥云 。斗拱、椽飞、瓦壠、吻兽、云墩、雀替均为石料雕制 。经过两次大地震330年仍完好无损 。孝陵石像生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鋑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 。另有望柱1对 。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 。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 。孝陵七孔拱桥拱形桥在石桥中是等级最高的一种 。七孔拱桥在清东陵只孝陵有一座 。桥长110米,两侧安设石栏板126块,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 。
清东陵

文章插图
清东陵-孝陵七孔桥裕陵圣德神功碑亭裕陵圣德神功碑亭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黄琉璃瓦覆顶,厚重的墩台四面各闢券门 。亭内高6.64米的两统石碑分别竖立在两只巨大的石雕龙跃之上,东碑刻满文,西碑刻汉字 。碑文由仁宗嘉庆皇帝撰写,文字由清代着名书法家、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亲书 。此碑至今保存完整无损,字迹清晰 。亭外广场四角各竖一根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华表 。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身、云板、承露盘和蹲龙组成 。柱身上雕刻着一条腾云驾雾的蛟龙 。八角须弥底座和栏桿上亦雕满了行龙、升龙和正龙,一组华表上所雕的龙达98条 。裕陵地宫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其地宫由九券四门构成,进深54米 。从第一道石门开始,所有的平水墙、月光墙、券顶和门楼上都布满了佛教题材的雕刻,如四大天王、八大菩萨、五方佛、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及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 。菩陀峪定东陵三殿菩陀峪定东陵是慈禧皇太后的陵寝 。其隆恩殿及东西配殿木构架全部採用名贵的黄花梨木 。梁枋彩画不做地仗,不敷颜料,而在木件上直接沥粉贴金,其图案为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 。殿内墙上雕有寓意“万福万寿、福寿绵长”的砖雕图案,并全部筛扫红黄金 。三殿的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盘绕半立体的镀金铜龙 。封护墙乾摆到顶,拔檐砖上雕有“万福流云”图案 。大殿周围的石栏桿,无论栏板、望柱还是抱鼓石上,全部浮雕各式龙凤呈祥、海水江崖图案 。裕陵玉带桥裕陵玉带桥在隆恩殿后、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 。单孔拱券,三桥并排 。桥面两侧安装白石栏桿,龙凤柱头 。这种规制的石桥在清陵中仅此一例 。文物价值清东陵的经营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时空,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葬有许多对清代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声名显赫的人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 。文物保护在古建维修工作中,由于严格遵守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使现存的建筑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形制、结构、色调和工艺;对于已经毁掉的建筑物,除因保护工作的需要,按原形制复建了部分看护用房(值班房)外,大部分只做了遗址保护;对于神路,则实施了原状保护,只在神路两侧修筑了辅路,以防车辆碾轧,从而保持了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