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古城( 九 )


海州古城

文章插图
牌坊区内最早建成的寺庙是位于孔望山西南角山坡上的东海庙 。该庙建成于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是我国最早建成的道教庙宇 。庙宇虽然早已湮没,但残存庙碑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国家文物部门已划定其遗址保护範围 。现存于世且历史最悠久是位于孔望山南坡的龙洞庵 。这座寺庙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其历史仅比“海州”这个地名晚20余年 。现存最大的寺庙是占地十亩的碧霞寺 。这座寺庙原名碧霞宫,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 。缘于这座寺庙的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白虎山庙会,是海属地区童叟皆知的着名庙会,其历史已有300余年,至今长盛不衰 。现存海拔最高的是位于锦屏山中的紫竹林 。这座庙宇建于南唐年间(960~975年),因庵内多紫竹而得名,周围风景优美,是名符其实的深山古寺 。海州八景朐阳八景
海州古城

文章插图
海州古城林廷玉崖阴积雪粉妆峰,石室春风霭气浓 。马耳晴岚飞彩凤,虎峰夕照应非熊 。旸谷朝霞金罩柳,疏楼夜月玉笼松 。苍梧晚渡人归后,蒙羽秋 成乐岁丰 。朐阳八景诗,乃明代诗人林廷玉选取海州八景所作七律 。景一:“崖阴积雪”,是从海州城上南望锦屏山阴的积雪,如同粉妆玉琢而得名 。景二:“石室春风”,是写春天看海州石棚山石室周围水气蒸腾的景象 。景三:“马耳晴岚”,是说锦屏山的最高峰马耳峰晴天吐出的山岚之气,如彩凤飞腾 。景四:“虎峰夕照”,在写海州城南白虎山于夕阳返照时,如一卧虎扑地 。景五:“旸谷朝霞”,实指日出于东磊山谷,朝霞映天,柳树上都洒了一层金黄色 。清乾嘉学派的经学家王良士考证:“东磊面东为谷,四时旭日所照,奇峰怪壑,异草鲜花,必羲和所居之旸谷也 。”景六:“疏楼夜月”,谓海州景疏楼明月松间照的夜景(景疏楼今已不复存在) 。景七:“苍梧晚渡”,谓傍晚从云台山到朐山乘船待渡海峡的景象(清康熙五十一年后,云台山已与大陆相连,此景也已不复存在) 。景八:“蒙羽秋成”,是说海州西北远处的蒙山和羽山,秋天大地上呈现一片丰收景象 。白虎山庙会
海州古城

文章插图
海州庙会“白虎山庙会”是港城周边人民一年一度最大的节日盛会,清代初年即已形成,俗称“四月八会” 。庙会期间,城中市民、乡中农人从四面八方涌进会场,逛庙会、买玩具、看小戏、品小吃,尽情享受闲暇之乐 。沿路棚点遍布,彩旗招展,会场热闹非凡 。花样翻新的商品促销、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令人流连忘返 。这一幕幕场景已经深深地融进了海州人民的血液,定格为许多人脑海里最难忘怀的剪影 。“海州白虎山庙会”逐渐演变为民俗文化荟萃和展演的舞台,并成功进入首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 。而今,庙会的举办模式也已融入了新的文化创意,以全面展示海州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和新成绩,大力推进海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从而将文化旅游庙会打造成为古城海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本届庙会将凸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向外推介旅游景区,促进文化旅游产品研发,提高白虎山文化旅游庙会知名度,打造连云港市春季旅游品牌,推动海州旅游产业发展 。主会场位于连云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本届庙会将增添不少新看点,如举办广场民俗文艺和现代歌舞表演、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展销、农产品展销、旅游推介等系列活动 。海州夜市“古城夜市”主要突出海州地方文化元素,着力打造品牌休闲夜市,分为美食区、商业区、演艺区、娱乐区和休闲区5个不同功能的区域 。美食区,主要有海州及周边地区的传统小吃、名点、家常菜及烧烤、冷饮等;商业区,主要有文化旅游纪念品、海州名优土特产、海州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以及品牌服饰特卖等;演艺区,组织地道的海州传统戏曲、小品、歌舞等文艺节目;娱乐区,主要是各种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游戏;休闲区,设定在朐阳门城楼,引进露天休闲书吧、夜商品特卖、艺术茶座和咖啡厅,俯瞰古城夜景,让游客在逛夜市的闲暇享受心灵的片刻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