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十八路诸侯在讨伐董卓战争中的不同表现

三国的时代 , 是一个英雄辈出、个性飞扬的精彩纷呈的时代 , 正如小说开篇所引用的一首词中所言:“滚滚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故事流传深远 , 令无数的三国迷们津津乐道 , 正在于那众多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英雄人物 , 也在于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舞台 。东汉末年 , 朝政腐败 , 民不聊生 , 直接导致黄巾大起义;继而董卓进京 , 败坏朝纲 , 凶残暴虐 , 进一步造成天下大乱 。从此 , 天下群雄蜂起 , 彼此之间为争夺势力和地盘而相互攻伐 , 中国历史又一次不幸地开始走向大乱 。
我们说 , 影响历史走向的最终因素是人民 。只有顺应了民心和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 , 并有幸被历史的机遇之神所眷顾 , 英雄们才有可能真正在历史舞台上定位和发挥好自己的角色 , 从而最终成就一番伟业 , 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可见在这些决定性的客观因素之外 , 英雄们自身的素质则是决定其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基于这个思想理念 , 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三国时代的英雄谱 , 就会发现三国的雏形在很早的时期就已经开始隐现 , 这个隐现的大背景就是《三国演义》开篇不久就讲到的东方十七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 。
讨伐董卓的战争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天下英雄们较为完整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哪十七路诸侯?不妨请看:第一镇 ,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 , 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 , 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 , 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 , 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 , 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 , 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 , 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 , 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 , 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 , 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 , 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 , 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 , 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 , 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 , 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 , 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加上广发檄文的曹操自己 , 严格来讲应该是总共十八路诸侯 。而当时的刘关张三人还属于名不见经传的二三线人物之列 , 仅是因一腔热忱而被收留在北平太守公孙瓒的阵营中 。如果偏要将当时所有的地方诸侯都囊括进去的话 , 也还差那么几路 , 比如荆州的刘表、汉中的张鲁和益州的刘璋 , 等等 。不过这几位在三国后续的故事中倒也基本看得出其能力所在 , 故我们还是可以基本上将东方诸侯们讨伐董卓的战争视作天下各路英雄们的一次集体赶考 。那么他们在这个特殊考场上的表现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 。
首先 , 各路大军聚齐后 , 盟主袁绍第一次升帐和众诸侯商议进兵 。当袁绍在安排好其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后 , 提出更需一人为先锋以直抵汜水关挑战董卓兵马时 , 长沙太守孙坚立刻自告奋勇挑起了先锋的重担 。此为孙坚在整部《三国演义》的第一次露面 , 可是一出场就给人感觉血性异常 , 想必袁绍的夸奖“文台勇烈 , 可当此任”也不仅仅是出于客气礼貌 , 也多少代表了当时众诸侯们的整体评价吧 。孙文台果然真英雄矣!后续孙坚率领手下大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等一马当先、艰苦作战的细节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 确实英勇有加 , 不负众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