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G219西藏段:那些可爱的人那些可敬的事 世界之最作者( 二 )


石角和他的兄弟们
在33号界碑旁,石角队长带着他的队员,骑着插着五星红旗的摩托车,顶风冒雪坚守在边境一线 。
从开始的骑马和步行,到自愿出资购买摩托车参与边境执勤、巡逻,在石角和伙伴们的带动之下,参加护边联防队成为了当地牧民的荣誉和梦想 。
在33号界碑处,护边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开展学习(6月2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晋美多吉 摄
拍摄当天,我们早上7点多钟开车前往石角队长的集结地,从出发前检查车辆开始拍摄,中午和队员一起在边境线的草坝子上吃糌粑和风干牛肉,一起在风雪交加的巡逻线上巡边,一直到晚上9点巡边结束 。采访人员们多多少少都出现了高原反应和疲惫状态,可是巡边队员们乐观的态度一直感染着我们,我们疲惫不堪的一天在他们眼中却是习以为常的一天,很难想象这群巡边汉子一年都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了下来 。
在33号界碑处,护边队在队长石角(右二)的带领下开展学习(6月2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晋美多吉 摄
稿件在新华社客户端播发后,点击量很快过了百万,网友的评论真诚温暖 。其中,一家摩托车头盔企业联系到了我们,“我看到这篇文章,太感动了,边防人员太辛苦了,连保障安全的头盔都没有,我向公司领导申请,希望捐助他们头盔,我们尽一份力 。”看着热心群众发来的信息,我感觉格外温暖 。我们的稿件还能给石角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真是意外之喜 。
卓嘎、央宗和她们的家国情怀
在玉麦,卓嘎央宗姐妹开朗乐观地跟我们有说有笑 。今天的玉麦,在她们小时候最无边无际的梦里都没有出现过 。
1979年,正在山南采访当地一个物资交流会的新华社西藏分社采访人员群桑,在交流会上偶遇了正在售卖特产的卓嘎,由此开始了新华社对桑杰曲巴父女三人命运以及玉麦乡发展变化40多年的关注和追踪报道 。
卓嘎(左一)、央宗(左二)在玉麦乡街头和街坊聊天(6月10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晋美多吉 摄
我从2009年开始,前前后后去了六次玉麦,我一直在想,生活在那么艰苦环境下的卓嘎、央宗两姐妹为什么都那么喜欢笑,是因为她们无需隐藏本心、做最简单的自己就好,亦或是玉麦的发展让她们看在眼里,喜在眉梢 。
本文作者和卓嘎的合影(6月10日摄 手机照片)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杨植森 摄
唠唠叨叨的援藏医生王振疆
在米林的丛林中,珠海市人民医院的援藏医生王振疆手捧着病人的脚,仔细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送去了援藏省市的关心,送去了藏汉一家亲的问候 。
王振疆医生在检查娘姑脚的同时,现场给当地藏族医生尼玛益西讲解检查时需要注意的地方(6月12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晋美多吉 摄
“像这样长期坐着卧着,很容易形成血栓,还有(什么)?”王振疆问尼玛益西 。
“肺部感染 。”
“还有呢?”
“还有长期的那个......”
“压疮 。”王振疆医生提示到 。
在王振疆检查病人病情时,兼职翻译米林市人民医院的本地医生尼玛益西医生在一旁聚精会神看着王医生的诊治过程,而王振疆像是老师检查学生作业一般,十句话有九句都是提给尼玛益西的问题 。2015年,全国援藏工作启动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其中的“传帮带”的制度,就是为了培养本土医疗人才队伍,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
往返于村间的王振疆(左二)与队员王彤旭(左一)、陈冰(右)及当地医生尼玛益西(右二)(6月12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晋美多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