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服饰( 三 )


清朝官员服饰

文章插图
亲王团龙补服官员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 。补子又分为文官、武官两种 。清代官服补子大体与明朝官服补子类似 。不过清朝文官补服上的禽鸟与明朝最大区别是清朝文官补子上的禽鸟只有一只 , 而明朝文官补子上的禽鸟则是两只 , 明朝和清朝武官补子则都只有一个走兽 。文官:一品仙鹤 , 二品锦鸡 , 三品孔雀 , 四品云雁 , 五品白鷳 , 六品鹭鸶 , 七品鸂鶒 , 八品鹌鹑 , 九品蓝雀 。武官:一品麒麟 , 二品狮子 , 三品豹 , 四品虎 , 五品熊罴 , 六品彪 , 七品、八品犀牛 , 九品海马 。另外 , 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 。獬豸乃神兽,专司辨别忠奸 。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 , 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 , 寓意“海水江崖 , 江山永固”的意思 。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 , 用料讲究 , 做工精良 , 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 , 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 。朝珠朝珠是由佛教的念珠演化而来 , 是由于清代皇帝信奉佛教 。朝珠通常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 , 每串朝珠的珠数都严格规定为108颗 。“佛头”共有4颗 , 色泽和大小一致 , 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左右 , 每隔27颗珠子加入一个“佛头” , 将108颗朝珠四分 , 也称之为“分珠” , 据说是寓意四季 。朝珠顶部的那颗佛头上 , 连缀一塔形“佛头塔” , 其穿孔的方式为倒置的“T”字形 , 即把朝珠的两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穿进 , 然后都从中间上部的孔中穿出 , 合二为一 。佛头塔的顶端用阔丝带系缀有一块宝石大坠子 , 大坠上端还垂有一块宝石 , 称之为“背云” 。葫芦状佛头塔的两侧又有三串小珠串 , 每串10粒 , 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银丝珐瑯裹着宝石的小坠角 , 称为“纪念” 。据说这三串纪念 , 当时美其名为“三台” 。备挂时将朝珠挂于颈项之中 , 以佛头紧贴后颈与后脑相垂直 , 前胸出现的三颗佛头作中心对称 , 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心 。朝珠也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资格佩带的 , 跟据清朝政府规定 , 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 , 本人及妻室或儿女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大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穿着朝服时 , 才得挂用 。朝珠的质料多用东珠(珍珠)、翡翠、玛瑙、琥珀、珊瑚、象牙、蜜蜡、水晶、青金石、玉、绿松石、碧玺、伽楠香、芙蓉石等宝石琢制 , 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 , 由项上垂挂于胸前 。清代朝珠的绦用丝线编织 , 颜色等级分明: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全绿和金黄色绦是王爷所用;武四品、文五品及县、郡官为石青色 。妇女悬挂的朝珠 , 与男子所佩者略有不同 。其区别主要看朝珠上的“纪念” , 两串在左者为男 , 两串在右者为女 , 两者不能颠倒 。
清朝官员服饰

文章插图
一挂朝珠朝靴朝靴的样式清政府并无规定 , 一般多以黑缎为质料 , 式样初尚方头 , 后又流行尖头 。皇帝穿朝服则用方头朝靴 , 朝靴与服色相同 , 并饰黑色边饰 , 上面绣有草龙花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