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英雄文化与白朗起义故事是什么?其中有什么联系?( 二 )


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在小说《红高粱》中有一句题外话 , 原话是“高密东北乡是土匪猖獗之地 , 土匪的组成成份相当复杂 , 我有为高密东北乡的土匪写一部大书的宏图大志 , 并进行过相当程度的努力——这也算是先把大话说出来 , 能唬几个人就唬几个人 。”从这一点来说 , 我觉得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英雄情结 , 因而英雄文化是深入人心的 。
作为近代以来有一定影响力的一位英雄人物 , 白朗的传说在平顶山、南阳、洛阳等民间广为流传 , 它反映了豫西底层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浩然之气 , 展示的是一幅民国年间中原英雄辈出的画卷 。
【中原英雄文化与白朗起义故事是什么?其中有什么联系?】上世纪六十年代 , 河南大学组成白朗起义调查小组 , 以白朗当年走过的路线进行了调查 , 并写出调查报告 。1980年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官方档案《白朗起义》 。1982年 , 《中州学刊》第二期登载了《如何理解白朗起义》的文章 。1983年 , 白朗起义被写入《河南历史知识》一书 。随后 , 宝丰县及各地文史专家、作家相继出版有关白朗的作品 , 白朗研究进入更大的视更高的视野 。
白朗起义的主要特征:一是地域性和真实感 。作为当地的富有影响的人物 , 白朗的名字在宝丰县及平顶山市相关县区几乎家喻户晓 , 在民间的观念中被认可为“英雄” 。二是传播面和文化价值 。白朗起义的传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 其中强悍、勇敢、智慧的品格 , 正是中原人的性格 , 不屈不挠的精神已成为白朗起义的精髓 。三是当地方言起到了推动作用 。白朗义军的精锐是宝丰、鲁山、汝州一带的百姓 , 当时义军中流传的隐语如“捞底”、“吃玉米豆”、“挂彩”等语言 , 现代人的口语里仍然在使用 。四是歌谣传唱成为英雄文化的基本特征 。自民国至今 , 当地民间就有以蹚将绿林人物串连起来传唱的歌谣 , 以打“莲花落”或说书、戏曲段子最多 。
白朗殉难104周年了 , 一百多年来 , 全国不少文史工作者乃至国外的文化史工作者 , 对白朗起义的研究不断深入 , 2015年《白朗起义故事》进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对其传说进行保护 。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 , 对白朗的研究还会更加持久地进行下去 。
英雄文化的衰微绝不是好事情 , 白朗起义的英雄史诗会得到更广泛的传诵和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