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湿地( 二 )

    湖泊湿地大量消失
我国湖泊湿地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迁和围湖垦殖 。20世纪内,我国气候呈乾暖趋势,降水减少、蒸发强烈,使部分内陆湖泊湿地加速萎缩或消失 。湖泊湿地消失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可归纳为:①生物多样性下降;②洪、涝、渍灾害日益加剧③湖面萎缩,水量锐减,原有生态因子的变化导致水循环的变化,使得湖泊作为热量蓄积库的调节作用减弱;④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减小,使异质种群相互之间孤立起来,无法实现扩张和再定居,不利于持久生存,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⑤湿地截流去污染物的能力减弱,对湖泊生态的保护作用降低 。2.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湖泊湿地污染与湖泊污染关係密切,主要是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 。随着湖泊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增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水大量增加,营养盐和各类污染物排放到湖泊湿地 。营养盐含量的增加使得湖泊湿地初级生产力急剧提高,导致湖泊富营养化,加上水质污染,使生物多样性下降,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物种种类变化,耐污种类生物量增加很快,物种类型单一 。严重污染致使湿地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危及鱼类、鸟类和其它水生、湿生生物的生存、繁殖及人体健康 。3.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导致生态失衡湖泊湿地对外来种的侵入很敏感,容易造成本地中的消失,这些引进种有可能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广泛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