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

汉字学【汉字学】汉字学是以汉字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主要研究汉字的形体以及汉字的产生、发展及其发展规律等 。
基本介绍中文名:汉字学
研究对象:汉字
简介: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研究範围:“汉字学”只研究汉字
主要区别“汉字学”与“文字学”是关係密切而又不完全相同的两个分支学科 。从研究範围来看,“汉字学”只研究汉字,而“文字学”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人类的一切文字 。实际上,中国学者在使用“文字学”这个术语时,一般也把研究範围限定在汉字範围之内,因此有人把这两个术语看成是实同名异的 。不过二者还是有所不同 。首先,提出的时间不同 。“文字学”(或文字之学)很早就提出来了,“汉字学”的提出则要晚得多,大约在解放后才有学者明确提出来 。其次,研究範围不同(已见上文) 。另外,在研究方法上也不一样 。传统的文字学与音韵、训诂密切相关,而现代的汉字学主要研究汉字形体方面的问题 。“汉字学”作为一个学科名称出现较晚,但汉字学的研究工作却开展得很早,它的研究远在汉代就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清末以前,人们把研究汉字的学问称为“国小” 。“国小”包括“文字”“训诂”“音韵”三个分支学科,汉字学主要继承了传统“国小”中“文字学”这一分支,但与传统文字学相比较又有所不同 。传统文字学分析字形、解释字义,最终落实到“通经”这项任务上;现代汉字学则是研究汉字本身的结构及发展规律 。主要作者王凤阳着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76万字 。把汉字作为一个体系进行整体研究的汉字学专着 。通过对汉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的研究,探讨和总结汉字发展的内在规律 。该书摆脱了以考订、解释古代文献中文字问题为主的传统文字学研究的束缚,突破了为经学和古代历史服务的文字研究樊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研究汉字发展、演变中的内在矛盾,从中总结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从而建立起汉字改进和改革的理论 。作者将汉字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放在使用汉字这样一个环境中加以考察,认为汉字作为一个体系,从其发生、发展及其演变上,都是受到语言和社会双重限制的 。汉字是为了延长语言、记录语言而发明的 。当汉字记录的语言与使用汉语的社会发生矛盾的时候,汉字型系就要随之发生变化 。因此,从整体上去研究汉字这种所记与能记的矛盾运动,更能加深人们对汉字发展规律的认识 。语言文字学家,东北师範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东北师範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教授古代汉语、汉字学等课程 。着有《汉字学》《古辞辨》等 。图书目录绪论第一章,汉字和汉字改革第二章,文字和文字的发生第三章,汉字和汉字的起源第四章,汉字的历史面目字型论第五章,汉字字型的演进第六章,线条与笔画体系论第七章,文字型系第八章,汉字型系第九章,图画提示文字第十章,象形表意文字第十一章,象形表意文字的写词法与造字法第十二章,象声写词法第十三章,形声写词法第十四章,从象形表意文字向记号表意文字的转化第十五章,记号表意文字第十六章,记号文字的记号化第十七章,记号文字字元量的绝对增长与相对增长第十八章,记号文字能记与所记的矛盾第十九章,汉字的改进改革论第二十章,汉字的改革字形论第二十一章,行款与汉字字形变化第二十二章,书写生理与汉字字形第二十三章,字形的“同化”与“异化”——演变中的字形的互动影响第二十四章,字形的“简化”与“繁化”第二十五章,字形的分化、交替与归併第二十六章,字形演进中的变易与规範附录 象形字释例象物字象事字象意字标示字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