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37年坚守烈士英灵的广西龙州县烈士陵园主任钮本同 广西龙州历史之最是谁

□ 陈建文 刘宇 黄细凤
2月17日刚过,肃穆庄重的龙州烈士陵园宛如一座花城,清新,宁静 。
龙州县烈士陵园主任钮本同手握320名失踪烈士名单,站在烈士纪念碑下仰望碑面上的战士雕塑,嘶哑着嗓音低诉道:“老伙伴们,你们失踪的战友准备回来跟你们团聚了 。”
37年,数不清的日日夜夜 。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这个年近花甲的男人从未挪脚离开过此地,在追寻烈士的路途上,他平凡平淡默默无闻,用一生的倔强和隐忍守护着烈士陵园里1902位烈士英灵,守望着心中不曾失落过的对英雄的信仰 。
他曾向自己的儿子自豪地说:“这辈子能在这里终老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光 。”
“老乡,我有三包茉莉花牌香烟,抽不完,给你两包”
炮火从头顶呼啸而过,密密麻麻的子弹如雨点扑面而来,冲杀声、哀嚎声在空荡荡的山间回响……
钮本同又从睡梦中惊醒 。只见他一身冷汗,在黑暗中习惯性地从床底摸出一瓶自酿的土米酒往嘴里送上一口 。“这辈子看是忘不了了,我们这些上过战场的人都这样 。”钮本同感叹道 。
夜,静悄悄,挥之不去的梦景一次又一次把他拉回到那段悲恸的记忆中 。
1979年2月16日,民兵钮本同因“熟地形、懂土话”,被配属到驻地边防连担任作战向导,与战友梁汉江同在一个排 。来自海南的梁汉江仅比老钮大一岁,年龄相近的两人很快熟络起来,并结下了深厚情谊 。隔天,在一次抢占制高点行动出发前,梁汉江递给他两包香烟:“老乡,我有三包茉莉花牌香烟,抽不完,给你两包 。”
没想到,这一“相送”竟成了两人最后的诀别 。后来,梁汉江在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头部倒在了钮本同面前 。这一幕让他始终难以释怀,以致战后每个晚上,他常常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于是总在半夜爬起来,点上一根茉莉花牌香烟,一个人静静地抽着 。
1980年,烈士遗体和花名册移交地方政府后,龙州县民政局在全县招收员工守卫烈士陵园 。当时各陵园都分散在偏僻的乡镇,而且工作条件差、工资低、不光鲜,当地人纷纷摆手拒绝 。
“边境的安宁、边民的幸福是我们烈士用生命换来的,面对他们我没法心安理得地过日子 。”钮本同不顾家人朋友反对,独自一人跑到上龙烈士陵园(龙州烈士陵园前身)应聘上岗 。那年他刚好24岁 。
选择就意味着承担 。旁人的冷眼、非议、不屑造成的世俗压力尚且不说,但摆在眼前的生活困境却是实实在在的考验 。
“这里最难的就是水和电……”谈起那些单调而枯燥的守陵日子,钮本同一脸坦然 。1993年以前,龙州烈士陵园不通水电,钮本同每天就骑自行车到5公里外的县城拉两桶水,为了让“烈士们在这里体体面面、干干净净”,他都把一大半的水用来洗刷陵园的里里外外,每次仅给自己存留一点, 每隔3天才舍得把积攒下来的小半桶水给自己洗个“奢侈澡” 。
“缺电”更是挠头事 。早些年,钮本同吃住全在烈士陵园里一间15平方米的平房内,晚上为防老鼠“串门”就点上煤油灯,可一早起来却发现鼻孔里满是烟灰;因为不通电,晚上陵园里一片黑灯瞎火,动物与昆虫齐鸣共舞,偶尔冷不丁一声猫头鹰啼叫让他不禁直打寒颤 。
守陵的日子虽苦却不煎熬,因为钮本同自有解闷的方法 。他每周轮休一次就去县城看场电影 。他最爱看军事题材片,由于县电影院排片都在夜场,等他看完电影回到烈士陵园时都已将近凌晨 。可每次回来他都毫无睡意,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到梁汉江墓前,跟他分享电影里的精彩剧情,谈心情、聊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