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墓的考古学研究


汉墓的考古学研究

文章插图
汉墓的考古学研究【汉墓的考古学研究】本书是以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为主轴来展开基础考察和分析的,全书内容共分十章,每章再分成诸小节,前后文章对照呼应来展开论述 。本书作者日本东亚大学教授黄晓芬 。
基本介绍作者:黄晓芬
ISBN:9787806652701
页数:316
定价:58.0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03-7-1
装帧:平装(无盘)
内容介绍本书是以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为主轴来展开基础考察和分析的,全书内容共分十章,每章再分成诸小节,前后文章对照呼应来展开论述 。第一章,回顾和展望汉墓的研究史,在强调统一墓葬概念和採取通用的专业术语重要性之同时,提出个人方案和见解 。又从重视墓葬结构的特点和变化角度出发,对累积成专业术语重要性之同时,提出个人方案和见解 。又从重视墓葬结构的特点和变化角度出发,对累积成堆而又複杂多样的墓葬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之后,再抽出中国古代墓葬的形制特点来进行型式分类和分期 。为系统分析和综合考察汉墓的划时代变革而铺石垫基 。第二章,按各大文化区域分别整理了汉代以前,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墓制,进行比较详细的考察和论述,揭示中国古代墓葬形制的传统性及地域特点 。第三章,依据本书提示的椁基和室墓的两大分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战国秦汉时代的大型墓,具休比较和详细进行型式分斯,系统把握汉墓在开成过程中存在的传统与革新的诸因素,总结并揭示出汉墓的变革来自传统的椁墓开制自身的阶段性发懚变化,进而转变为新兴室墓的 。第四章,对各地发掘出的西汉中小型墓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并进行型式分期,然后,再对比西汉大型墓的形制特徵,揭示西汉中小型墓制发掘资料为中心,明确椁墓向室墓转变过程中与大型墓之异同 。第五章,以东汉墓发掘资料为中心,具体阐述室墓在各地确立和推广之后的形制及特点,指出室墓顶部构造的变化表达了汉墓变革的最大特点 。第六章,以坟丘为代表的墓上建筑、陵园设施为中心展开资料调查和整理,特别注重版筑坆丘设施的形成和变化,系统观察了古来“不封不树”的传统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第七章,重点考察出土随葬品的组合特徵和空间配置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等,从中探寻解释地下、地上的埋葬设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第八章,从墓葬中直接或间接出土的绘画、雕刻、文字资料入手,寻找解释汉墓变革的蛛丝马迹 。第九章,综合前八章的论说内容,引用古文字、古文献的记录,附加经过考古发掘而得到的实物资料,探讨了由宗庙祭祀向坟墓祭祀转变的具体过程及重要内容,同时指出中国历史上祖灵祭祀的特点和意义 。终章则全面概括和总结本书的议题,并强调指出汉墓(室墓)变革的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