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压缩机冷冻油更换周期、指标与方法


苏州压缩机冷冻油更换周期、指标与方法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作为冷水机组的“血液”,冷冻油主要起润滑、密封、冷却、清洁和降噪等作用,冷冻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高温作用,会受热分解产生积碳,导致压缩机零部件磨损 。油分解物会与制冷剂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制冷效果降低,同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会对压缩机造成强烈腐蚀 。所以冷冻油在使用一定时间变质达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更换 。
一般来讲,行业推荐的开启式机组油换油周期为2000-3000h,半封闭式机组的换油周期约为6000h 。对于冷水机组厂商而言,压缩机冷冻油的更换周期与其生产制程的工艺控制有关 。如果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及系统管路的洁净度控制比较好,那么相对而言进入压缩机的污染物就比较少,更换周期可以相对加长 。
建议:冷水机组第一次开机后,累计运行2500小时 (或3个月)后建议更换一次润滑油并清洗油过滤器 。因系统组装的残渣在正式运转后都会累积至压缩机中 。以后按照每8000小时(或2年)更换一次,或者按照上表中方法更换 。
 

苏州压缩机冷冻油更换周期、指标与方法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冷冻油换油指标
一般判断冷冻油是否能继续使用的指标有:外观、粘度、酸值、水分、倾点、闪点、耐压强度、铜片腐蚀、机械杂质和不溶物等 。
01外观
冷冻油质量变化与否,应通过一定的化学和物理分析得出 。平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从油品的外观颜色直观地判断出油品的好坏情况 。优质冷冻油应是无色透明的,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成淡黄色,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油品的颜色会逐渐变深,透明度变差 。若冷冻油变成橘红色或红褐色,则应更换 。
02粘度
冷冻油的运动粘度值是反映油品润滑性能的主要指标,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制定冷冻油牌号的依据 。粘度太大不仅无法保证油品的低温性能,不利于传热,而且会降低机器的功率;粘度太小则在磨擦部位不能形成应有的油膜,致使设备磨损增加,甚至产生“拉缸”、“粘结”等故障 。
03酸值
酸值是冷冻油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对应的试验方法为GB/T4945或GB/T7304 。冷冻油中酸值的大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油的精制深度和氧化的程度 。
04水分
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即使只有少量水分存在,也会在低温节流装置部位产生冰塞现象和导致冷冻油过早的产生絮凝物 。在高温时,水分还会降低油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封闭式冷冻油与电机线圈是直接接触的,水份的存在会使绝缘破坏,甚至发生电机击穿事故 。
05倾点
油品恰好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之为油品的倾点 。当制冷剂被压缩时常有部分油雾随之进入管路中,即使经过油气分离器也不能将两者分离干净,这就要求油品在冷冻系统中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动性(低倾点),以免堵塞节流部位使冷水机组停止工作或附着于蒸发器换热管使传热效率降低 。
06闪点
冷冻油的闪点是指在加热时产生的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在接触火苗时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 。如果冷冻油的闪点降低,就表示油内掺有轻质油品或有部分油已经分解生成低沸点分解产物 。一般而言,冷冻油的闪点高于压缩机排出口温度1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