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王氏


营山王氏

文章插图
营山王氏营山王氏,俗称营盘山王氏,起祖江西省吉安府庐陵县儒林乡第九都(小地名王家场惠佑庙敦穆堂白泥巷),于乾隆年间入川,入川后居叙永县营盘山中街 。
吾族先祖王艮,原居吉水县带源村,建文庚寅年榜眼,授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太祖实录》、《类要》、《时政记》等书,着有《梅花诗》120首 。
【营山王氏】庭试赋诗《月桂》:“骑鲸直上九天台,亲见嫦娥把桂栽 。恰遇广寒宫未锁,被臣和月撮将来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营山王氏 
先祖:王艮(翰林院修撰) 
别名:四川叙永县营山(营盘山)王氏 
氏族:吉水带源艮公裔孙四川叙永宗支 
始迁祖:王仕游、王仕醇 
开基祖:王志章、王志爵、王志仁 
族谱:一册八卷 
修谱:四修谱(王学彣撰) 
赐謚:崇祯赐谥文节、乾隆赐謚忠节
堂号:敦穆堂
王氏源流木本水源《木本水源纪》(王启魁):“葢闻 。水之流也必溯其源,人之生也不忘乎祖,水有源而木有本,祖有德而宗有攻,水源远而流则长,树根深而枝必茂,前事为后事之师,已往是将来之鉴也,世世相传木本水源纪 。”带源王氏带源王氏,迁始祖王朗(仕明公),自五季迁居带源,到明处有五百余年历史 。世代习儒,长辈亲自教导晚辈诗书礼乐方面的内容,并且还曾经修建夫子庙,“岁时朔望长幼祭拜,序登降揖逊之仪于其中,熙熙然邹鲁之乡,视他为莫及”,故曾棨在为王氏族谱作序时写到:“带源王氏,吉水之望族,由唐宋暨元于今,以文学科第擅名声于天下者,世有其人,江右固多而王氏盖巨擘也” 。
营山王氏

文章插图
王艮故居原址带源王氏地方望族的代表人物王艮,字敬止,号斋止,建文二年榜眼(原本是状元),授翰林修撰;王无将中洪武丁茂科乡试,壬辰登进士授工部主事改户部,第二年转南道御史;王乐孟中江西乙酉江西乡试,丙辰会试中乙榜第十八等 。起祖江西据《王氏宗谱》第六卷(支系源流)记载,四川叙永县营山王氏江西起祖,世居吉安府庐陵县儒林乡第九都,小地名为王家场惠佑庙(今吉安市吉州区神岗山)敦穆堂白泥巷,于清朝乾隆年间入川 。迁始源流原谱记载:“始祖自吴西(江西)入蜀之由,注于谱内,后嗣开卷而自宗焉,吾先祖王艮公原居江西吉安府,于建文庚辰之年,点榜眼之职 。传数世至清朝康熙年间,我先祖大夫二辈,至始祖仕游、仕醇兄弟二人,游祖未入川,生子三人,志章、志爵、志仁(志爵、志仁二兄弟居后山堡),章祖老谱记载于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年出生,江西省吉安府庐陵县儒林乡王家场惠佑庙(今吉州区神岗山)敦穆堂白泥巷生,入川立业叙永军粮府营盘山中街,娶文氏,生坚祖元、清、俸三兄弟 。”外迁略考营山王氏自开基以来,每一代都有外迁,由于历史、战争等因素的影响,清朝时期的外迁人员没有记载或记载不详细,只有清末的“启”字辈其中外迁的几房载明迁居“风水桥”、迁居贵州“小河”(又说清镇小河)、迁居“九岔岩”(石)、迁居“后山堡”、迁居“双桥”等等 。宗族文化始祖太子晋太子晋,周灵王的太子,姓姬,名晋,字子乔,是黄帝轩辕氏的第42世后人,因避难居住在太原 。当时,人们称其王家,意思是周王室家的人 。后来王就成为了姓氏,称为太原王氏,太子晋也就成为王氏始祖 。先祖先贤王仲舒,字弘中,并州祁县人 。少客江南,德宗贞元十年(794)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曾任苏州刺史,江西观察使,累迁吏部员外郎 。王初,并州人,仲舒之长子也,元和末,登进士第 。着有《梅花二首》、《望雪》、《青帝》、《送陈校勘入宿》、《书秋》等诗十九首 。王充耘,字与耕,又字耕野,江西吉水人 。王充耘承九峰学派,善治《尚书》,并以《书》经进仕,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又具有时代特色的《尚书》学思想 。宗族世系先祖王艮王艮(1368年—1402年),字敬止,号止斋,吉水县水南镇带元(带源)村人 。1398年,江西乡试第一名,为解元 。1400年,殿试策对获进士一甲第二名,为榜眼 。授为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太祖实录》、《类要》、《时政记》等书 。作《梅花诗》120首,堪称我国古代众多咏梅诗中的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