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江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为了确保全省各类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作通知 。
【发布单位】81102【发布文号】浙政发[2000]99号【发布日期】2000-05-29【生效日期】2000-05-29【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地方法规【档案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0〕99号)各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了确保全省各类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作如下通知:一、充分认识加强水库管理的重要性我省目前已有各类水库3700多座,为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来,水库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水库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违规修建水库,工程老化失修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水库的安全 。水库安全直接关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库一旦失事,后果将不堪构想 。各级政府和有关水库主管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对水库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监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二、进一步明确水库管理的责任各级政府对所管辖水库的安全负总责,哪一级政府建设、管理的水库,由哪一级政府对其安全负责;各级水利、电力、建设、旅游、司法、林业等有关水库主管部门和水库业主,对所管辖水库的安全负责 。目前仍由乡(镇)管理的中型水库,一律划转县水利部门管理 。乡(镇)、村所管辖的小(一)型水库,其安全由乡(镇)政府和县水利部门共同负责,以乡(镇)政府负责为主 。乡(镇)、村所管辖的小(二)型水库和总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的山塘,其安全由乡(镇)、村共同负责,以乡(镇)政府负责为主 。以私人投资、股份制等形式兴建的水库,其安全由水库业主负责 。水库防洪抢险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水库大坝出现险情徵兆时,当地政府和有关水库主管部门应及时採取抢险措施,明确抢险责任人,并向上级防汛防旱指挥部报告 。三、强化对水库管理的行业监督水库管理技术性强、要求高,必须加强行业监督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对水库安全实施行业监督 。凡我省範围内已建、新建、续建、改建、扩建、加固的所有水库,其建设过程和运行管理,都应当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督,有关水库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水库管理单位、水库业主都要认真及时落实监督意见 。(一)新建水库要符合流域规划,建设方案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签署规划同意书 。不论是哪个部门建设的水库工程,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都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基建程式报批 。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或坝高30米以上的水库,要建造防汛管理用房和水文设施,配备报汛及报警系统,确保供电、道路和通讯畅通 。水库必须通过蓄水安全鉴定,并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各水库主管部门应对其所管辖的水库,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并将结果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新安江、富春江电站大坝的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报告应抄送省水行政主管部门 。每年汛前,各水库主管部门要按省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安排,进行防汛检查,落实防汛措施 。(三)对各类水库要按规定编制年度控制运行计画,报水库主管部门审批 。经批准的控制运行计画报同级防汛防旱指挥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水库要抬高汛限水位,须经同级防汛防旱指挥部批准 。在建水库工程的年度度汛方案按规定报批后,应抄送有关防汛防旱指挥部备案 。水库管理单位或业主必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控制运行计画、度汛方案和防汛防旱指挥部的调度指令 。(四)水库大坝必须依法划定管理和保护範围 。禁止在库区内围垦、填库、建房、排污、弃渣;不得在大坝管理和保护範围内进行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 。开发利用水库旅游资源,应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旅游项目设定和旅游设施建设必须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库安全实施行业监督 。总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总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1亿立方米以下的水库,由市(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总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水库,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安全监督 。四、落实水库的管理机构、人员和管理经费要根据水库规模设定相应的专管单位或专管人员 。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或坝高30米以上的水库,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单位 。其他小型水库,有条件的也应建立管理单位,没有建立管理单位的必须落实专职管理人员 。水库管理单位应按规定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 。水库管理单位领导必须掌握水库工程及其管理的基础知识 。各级政府要重视水库管理单位领导素质的提高,逐步使大型水库管理单位的主要领导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中型及小(一)型水库管理单位的主要领导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库管理单位领导和专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 。各地要统筹解决水库的维护运行管理经费,水库的发电、供水等经济收入应优先用于解决维护运行管理经费的不足 。对以防洪为主的水库,其运行维护管理经费,按照政府投入与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筹措解决 。五、继续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水库病险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水库除险加固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 。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水库主管部门要高度警惕水库病险问题,坚决克服麻痹侥倖心理,优先安排水库除险加固经费,一如既往地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要加强水库的安全检查,一旦发现水库病险症状,水库管理单位或业主要及时处理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必须报水库主管部门或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凡是没有除险加固的不安全水库一律不能蓄水,没有加固好的病害水库要严格控制蓄水 。对在技术、经济上不值得进行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及灌溉等用水量已减小或已被替代的水库,经论证后应予降级使用或报废 。水库降级使用和报废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对玩忽职守致使水库失事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