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中会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豫中会战简介

豫中会战是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1号作战(中方称豫湘桂会战)计划的一部分 , 日方称该阶段为“京汉作战”或“河南会战”  , 日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14.8万日军、坦克装甲车691辆(内坦克225辆) , 击溃了中国第一战区蒋鼎文、汤恩伯部8个集团军约30万军队 , 占领了河南大部 。其中“许昌保卫战”成了当时这场战役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这是国民党军队在日本投降前一年与日本军交锋中的一次惨败 。
战争背景
日军方案
作战主要内容
日“中国派遣军”《1号作战计划》中对京汉路南段作战的作战指导的主要内容为:
“1.华北方面军大致于4月上旬以前 , 进行新建部队的组织及警备交替 , 命作战所需兵团在驻地附近集结 , 进行训练 。
2.与此同时要修复霸王城附近黄河铁桥 。
3. 4月中旬 , 命第12军主力集中于新乡南方地区 , 一部集中于开封西面黄河左(北)岸地区 , 完成作战准备 。
4.第12军大致于4月下旬发动攻势 , 击溃敌军后 , 进入郾城附近 , 做好向洛阳方面作战的准备 , 同时以一部兵力进攻信阳 , 配合第11军的部队打通通往武汉地区的陆地连络线 。
5. 12军主力迅速由郾城向右迂回 , 突入洛阳方面 , 击溃敌第一战区部队 。
6.华北方面军在发动本作战前 , 令第1军向西佯动 , 并于作战开始后 , 命第1军一部及时由垣曲附近渡过黄河 , 切断陇海路 , 支援第12军主力作战 。
7.第11军大致于5月上旬 , 以一部兵力由信阳附近向确山附近采取攻势 , 支援华北方面军作战 。
8.第13军于4月底前后 , 以一部兵力在阜阳附近作战 , 牵制敌人 , 使华北方面军作战顺利进行 。
9.由关东军调用的第27师团 , 先在黄河左岸待命 , 随着本作战的进展 , 经陆路向武汉地区推进 。
10.作战完成后 , 华北方面军应即派遣第37师团和战车第3师团各约半数 , 经陆路开往武汉地区 , 划归第11军指挥 。
11.作战完成后 , 华北方面军大致将洛阳、临汝、舞阳及泌阳东方一线作为对敌第一线 , 确保京汉铁路南部沿线要地 。
12.用于确保新占领地区的兵力 , 预定为第62、110师团 , 坦克第3师团(欠一半) , 独立混成第7旅团 。
13.华北方面随着作战的进展 , 应抓住时机在郑州、洛阳、郾城附近建设飞机场 , 同时迅速修复京汉铁路南段 。”
日“华北方面军”根据派遣军的作战计划 , 经研究后准备以现有兵力的一半投入这次作战 。预定步兵至少为65个大队 。主要作战由第12军的第62、第110师团及机动力强的战车第3师团、骑兵第4旅团担任 。作战分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突破正面中国守军的阵地 , 将主力集结于黄河南岸 , 随后佯作沿京汉线南下 , 至郾城附近时 , 主力朝西方向右迂回 , 围歼第一战区部队 , 特别是汤恩伯军 。作战目标为洛阳 。根据情况 , 也可能在许昌附近向右迂回 。在此期间 , 以部分兵力打通京汉线 , 与武汉连接起来 。
作战要领
日军第12军接到担任主攻的任务后 , 对方面军由正面突破守军阵地的设想不同意 , 认为黄河铁桥正面及霸王城(原京汉铁路黄河大铁桥南桥头西侧)桥头堡以南的防守力量必然较强 , 不易攻占 , 而且伤亡较大 , 并延误时间 。因而决定先由在中牟地区的部队渡过新黄河(即黄泛区 , 原贾鲁河河床)西进 , 进攻郑州、密县、新郑地区 , 进至防守黄河铁桥两侧守军的背后 , 尔后再令霸王城地区的部队发起进攻 。这样形成前后夹击 , 易于突破守军防线 。经反复研究后 , 制定出作战计划 。其主要内容为:第一方针 :军于1944年4月20日左右 , 以主力自黄河河畔平汉路沿线地区 , 以一部自开封西南方正面发动攻击 , 击溃第一战区为主的敌人后 , 占领平汉路南段沿线之要地 。第二指导要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