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从化钱岗古村,建于宋代,从化建县还早200多年 龙门村门楼吉尼斯记录

?钱岗古村始建于宋代,已有800多年历史,比从化建县还早200多年,所以在钱岗村留下一句话——“未有从化,先有钱岗” 。钱岗古村从建村至今,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等多个朝代,800多年来变化不大,保持了古而不拙、稳而不踞的古朴风貌 。
古村村貌
村中建筑东、南、西、北朝向,布局较为随意,整个村子坐北向南,北高南低 。到明清两朝开始大规模建房舍、祠堂,筑围墙,修棚厅,铺延闾巷小道,开挖水池,遂成现在之格局和规模 。
东向人民食堂
古村有门楼4座,书院9间,祠堂3座,更楼4座 。古村内的巷子多而深,且迂回曲折,房舍、祠堂、棚厅、水池等一应俱全,是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广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
政南巷
敬所书院
这是敬所书院,门是关着的,还有其它书院很可惜内部已经全部倒塌,本来前院杂草丛生,除剩余一个圆门外后部内都是残砖破瓦 。
土砖房
据钱岗陆氏族谱和陆氏大宗祠中碑记记载,钱岗陆氏是南宋左丞相陆秀夫之后裔 。从20世纪80年代起,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陆续搬进附近的小楼房,古村处处断瓦残垣,荒草繁盛,仅有10多户垂暮之年的老人与之为伴 。
贴了春联的屋子
有一些房子还贴有春联,关是关着的,村内现保留的古屋,绝大多数都为清代所建,只是很多都已非常地破旧,也无法再居住 。
残亘断壁的墙上长满了野草
古村内的屋子因已经没人住都已经坍塌,残垣断壁碎瓦间残亘断壁,而藤蔓也爬上了这些墙头上,而村道长了草只露出一小径可让人行走 。
腐化的房檐
一些房樑因为雨水和天气的影响已经腐朽 。
窗户
东向叫“启延门”,南向叫“震明门”,西向叫“镇华门”,北向叫“迎龙门” 。门楼之间用古老的青砖围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古城堡式的村落 。
村子周边建有一些亭子供客人观赏,休息 。
钱岗糯米糍
出西门后有池塘一个,池塘附近种有大片荔枝树,现正是荔枝成熟时,荔枝钱岗糯米糍最为有名,所产的鲜果果型大 。
沿围墙外有一条“护村河”,后来分隔成鱼塘,鱼塘既可养鱼,又可调节村内气候,一旦发生火灾还可取水灭火,真是一举三得 。
震明门
古村的4座门均建有门楼,分为上下两层,以木梯相连,方便上下 。上层如阁楼,在门墙上设有瞭望孔,通过瞭望孔,可以观察村子四周的情况 。西门镇华门的两边门墙下面,还专门开凿两处孔眼,内宽外窄 。
瓦房
抗日战争时期,这两处孔眼作为机枪孔,封锁进村的道路,以抗击日军的进攻 。
东江纵队雕塑
至今,在门楼的横槛上还有当年日军进攻钱岗村时留下的两处弹孔 。东南西北4个门楼之间用石头垒起高不可越的围墙,把村团团围起,外有护村河环绕,使整个村子看上去如一座古城 。
古村风情图
古村里面还有人居住,但房子都已经是建成现在普通的农村建筑,这是墙上的古村风情图,描绘的是一片祥和,美好的市井生活 。
看上去有点像哨岗
4个门楼中,南门镇明门的设计有着岭南文化中广府建筑的特色,门由“二重门”构成,第一重是由十几根粗重结实的枕木组成的“趟栊门”,第二重才是厚实的硬木双扇门,如外敌想要强行入村,必须先把“趟栊门”上的巨大枕门锯断,方能再撞击大门 。
石头砌的路
每条街巷都是用山崖石、田园石、沙溪河石等不规则的石头有序砌成,不用水泥,不用石灰,全靠巧手铺成梅花状,既简朴又美观 。
广裕祠
广裕祠,是陆氏家族宗祠,大门横额上书“陆氏广裕祠”6个大字 。“广裕”是陆秀夫六世孙陆广裕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