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医说】遇到溺水者,该怎么施救?


新闻记者|【医说】遇到溺水者,该怎么施救?
文章插图
德州市立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治医师门浩
夏季到了,暑假期间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频发,作为家长,了解一些预防溺水常识很有必要。为此,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采访了德州市立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治医师门浩,他将为大家科普溺水急救相关知识。
【 新闻记者|【医说】遇到溺水者,该怎么施救?】“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首先我们要判断他的状态。”门浩说,如果溺水者清醒,只需要安慰陪伴,用身边的衣物或棉被为其覆盖保暖,防止冻伤,等待急救车的到来。如果溺水者昏迷但有呼吸,此时可以看到其胸腹部有上下起伏。首先让溺水者头部偏向一侧,然后开放气道,用食指和中指帮助其清理口鼻异物,等待急救车的到来。如果溺水者昏迷,对其呼叫、轻拍无反应,触摸他的颈动脉,观察5到10秒钟,如果无颈动脉搏动,胸廓没有起伏,说明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首先开放气道,给予5次人工呼吸,然后给予30次胸外按压,再按照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溺水者心跳呼吸恢复,或者急救人员到达。
“很多人认为把溺水者救上岸后,应该立即控水,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门浩讲解,窒息缺氧是溺水者发生心脏骤停的关键原因,应先给予人工呼吸,再给予胸外按压,控水除了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起不到任何作用。
门浩提醒,要真正减少溺水事件,重在预防。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不要到没有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要盲目下水施救。(李磊 孙新爱 张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