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31】曾经的一切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重庆历史之最主题

徐蓓,女,纪录片导演,英国志奋领学者,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 。代表作《进城》、《大后方》、《西南联大》、《城门几丈高》,纪录电影《九零后》 。作品曾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特别关注”,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系列片等多项奖励 。
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第31讲请来了徐导为大家讲述“从纪录片城门几丈高发现重庆人文历史” 。
重庆城3000多年历史,3000多万人口,不应只局限于火锅小面美女网红的8D雾都景像里 。
曾经的我坐着公交车走过下半城,茫然于沿途各个叫**门的站名,不知原来真有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600多年里围就了曾经的重庆城 。
1891年重庆开埠,1898年蒸汽轮船“立川号”开到了重庆 。
1927年上半年,为拓展重庆的城市空间,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主持成立了新市区管理局,老重庆城墙被推翻,到当年7月完工,嘉陵江边的码头建成 。码头新建,船只靠岸,货物装卸,顺当方便 。码头立于嘉陵江畔,人们便以水为号,称之为“嘉陵码头” 。打开城门迎各色人等 。1930年拆千厮门,1932年拆太平门,1935年拆金紫门、储奇门……仅通远门、东水门留存下来 。
城门的拆除,固然遗憾可惜,但是建码头,迎船只,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交融的昌盛 。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重庆逐渐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指挥、经济、军工生产以及科教文化中心,也成为日军渴望攻占的城市 。在地面攻势受阻的情况下,日军开始对重庆实施长达6年的恐怖轰炸 。
林语堂的女儿,当时17岁的林如斯在北碚面对日军的无区别轰炸,写下了《战时重庆风光》 。书中有两句:知道那么多同胞和我同在,我感到坚定和快乐 。在黑暗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光 。
【【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31】曾经的一切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重庆历史之最主题】美国采访人员白修德在《追寻历史》一书中写道:今天的轰炸结束后,我返回城里,路过寺庙,看见一盘腿坐着的佛像,佛像带着慈悲的笑意注视着这座正在痛哭哀嚎的城市 。重庆依然屹立在扬子江畔,和亿万中国同胞一起!
重庆人并未因此而气馁 。在废墟上,他们建立了近现代设施完备的“山城” 。警报响起时,人们会迅速进入防空洞,待到警报解除,便重新回到地面继续生活 。在这段惨烈的历史里,当时的重庆人也许都有一个简单的愿望:活下去!
重庆人在面对暴行和悲剧时,展现出了坚强的乐观 。直面惨状的坚韧,让我们的城市生生不息……
徐导娓娓道来的话语如春风轻柔,打破大家对重庆女性的刻板印象:泼辣又风风火火 。温柔地执着专注于挖掘家乡的人文历史,并积极推广至全国、全世界 。
讲座结尾,听众提问踊跃,主持人为了限制时间,说到最后一个问题,徐导柔声且坚定:让她们问吧,没事 。结束,面对一个又一个要求合影和签名的听众,始终保持微笑和耐心 。对听众的尊重让大家感受到了徐导的热情包容、率真可爱 。哈哈,在外求学留学并工作多年的徐导,归来仍是重庆妹儿!
回望来时路,泥泞坑洼、道阻且长 。或有遗憾,没有后悔,未曾想穿梭改变 。走过最难的蜀道,趟过最险的川江,重庆人艰韧不拔建起了8D立体多样的雄伟城市 。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大马,带把刀,走进城门里抄一抄 。如果用一种音乐形式展现重庆,轻摇滚最合适,把3000年重庆城的厚重底蕴在热辣的摇滚节奏里轻轻道出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重庆是3000多年历史成就的,我们是曾经的一切造就的 。重庆城的开放包容与活力,重庆人的耿直豪爽和进取,是曾经的努力生活、克服险阻、直面艰难、勇于创新、不惧未来造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