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剑与屠龙刀:倚天屠龙记中爱情之外的故事

【倚天剑与屠龙刀:倚天屠龙记中爱情之外的故事】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倚天屠龙记》争议最大,大概是因为结尾处张无忌虽然与赵敏归隐,但周芷若却走到他们窗前,留下了一段颇有深意的话 。一部小说,主线剧情处理完了,却偏偏留下情感的尾巴,是读者们难以接受的,所以周芷若一直被骂 。周芷若为了要在结尾处出现,也许并不是吃饱了撑的 。金庸如此安排,自有深意,这要等我们看透《倚天屠龙记》才能下结论 。
《倚天屠龙记》顾名思义,讲的是倚天剑与屠龙刀的故事,是以这两个绝世神兵为线索展开的整个故事 。看似本书讲的是江湖里的爱恨情仇,但全书以倚天屠龙为名,它的主题一定与此相关,并非只是放上两条线索就算了 。江湖上关于倚天屠龙的传说是这样的,“武林至尊,宝刀屠龙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说明这两个神兵在当时是顶尖的两个存在 。但是有个细节我们忽略了 。这两件神兵,江湖群雄打破头去争的,只有屠龙刀,倚天剑好像无人问津 。当年峨嵋派孤鸿子被杨逍气死在半路,倚天剑被当地官府取去,并没有发生抢夺事件,灭绝师太也是轻轻巧巧就拿了回去 。峨嵋派也并未因为拥有倚天剑而遭致围攻,连偷盗的事好像也没发生过 。
其实从那个传说上我们可以看出端倪 。屠龙刀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背后所暗含的权力,“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权力 。而屠龙刀之中确实也包含着武穆遗书,拥有了天下第一的兵书,就能攫取无上的权力 。这样看来,屠龙刀有很强的隐喻,暗指政权 。而倚天剑呢,相比屠龙刀来说,并不值钱,其中包含了九阴真经,代表无上的武功 。倚天剑暗指侠 。自古侠是游离于政权之外的,并且会对政权有威胁,在史记之中,也推崇这些刺杀政客的侠,所以才有那个“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倚天剑在书中有过两个主人,峨嵋派,最终归于周芷若,另外一个是赵敏 。而屠龙刀的主人多了,倒了四五手,先是江湖散人,后来是俞岱岩,再后来是天鹰教,然后被谢逊霸占了十几年,再然后被周芷若得到,惨遭折断,最终被张无忌得到,恢复原状 。相比之下,屠龙刀的命运悲惨多了 。但屠龙刀指代的是权力,权力自古以来被人逐鹿,有时一年之内易手多次也不足为奇 。
当张无忌最终接过修复之后的屠龙刀,天下群雄齐喝:“武林至尊,宝刀屠龙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代表张无忌的权力从此达到顶峰 。而后群雄又想,倚天剑已经折断,天下再也没有与其争锋的了 。这段描写,加上“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传说,恰恰说明权力与侠客的对立 。在侠客世界中,朝廷对侠客的力量始终是忌惮的,因为这是一股不可控制的力量,随时都能威胁到统治阶级 。就算不威胁,你在睡觉的时候,他们爬到紫禁之巅搞个击剑比赛,也是很难接受的,这让皇家脸面往哪里搁,零零发的床上吗?这种忌惮,在侠客那里是种威慑 。张无忌在把武穆遗书给徐达的时候说,“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 。”为天下杀暴君,这是侠客的责任感,也是他们存在的最终意义 。虽然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倚天剑强劈屠龙刀,结果是两败俱伤,这在书中有很明确的暗示 。但能说出这句话,也是侠客的傲气,这是真正的快意 。
但是,当政者终究是不爽的,即使他是明君,也不会让一把剑悬在自己头上 。最坏的方式是取缔侠,最好的方式是忽略侠的存在,永远做个明君,不担心刺杀 。中间的一种方式,最容易被人接受,就是招安 。张无忌在书中是个权二代,因为他的义父是屠龙刀的拥有者,而谢逊也是明教的指定代教主,父子相传,权力不外流 。张无忌最终也凭着自己的bug王属性,得到了权——屠龙刀 。而很长一段时间里,倚天剑是在赵敏手里的,赵敏把六大派的人擒住这个描写也侧面暗示,她暂时掌握了侠的力量 。然后,赵敏和张无忌在一起了 。侠跟权在一起了,那么这个侠就是官侠,是为统治阶级卖命的 。这种情况在很多清朝历史为背景的武侠小说中多次出现,代表人物张召重、冯稀饭 。但是这种被招安的武林人士,还能不能算作侠呢?答案是不能,武林人士为政权出卖武力,是求利,失去了那种为义奋武的傲气,不能称之为雄鹰,只能是家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