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历史记载的著名的引狼入室的故事,代价特别重

梁武帝萧衍,因贪得河南土地,招纳东魏叛将侯景,结果落得个国破身死的结局、更令南朝丢失广阔土地,成为历史上养虎贻患和引狼入室的反面教训 。
侯景是北魏边镇怀朔镇人,据说是晋朝中原大乱时,不曾随石勒、石虎进入中原的羯人后裔,因此当冉闵攻灭后赵,屠灭数十万羯人时,侯景的先祖便侥幸逃过此劫 。他趁着北魏末年,六镇边军起兵、国势动荡之机,投身北魏权臣、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帐下 。
北魏天柱大将军:尔朱荣
尔朱荣率七千精骑大破葛荣三十万叛军的邺城之战,侯景立下生擒葛荣的大功,从此一战成名 。他性情狡诈,悍勇有谋,御军有法,因此深得尔朱荣信重,得以独掌一军 。当是时,中原风云际会,英雄辈出,侯景也和他的同僚,建立了东魏/北齐政权的高欢(北齐神武帝),建立西魏/北周政权的宇文泰(北周文帝)一样,共同成为时代风云弄潮儿 。
东魏大丞相,北齐神武帝:高欢
尔朱荣死后,其部将高欢起兵反叛,击败尔朱家族,侯景率本部人马归降 。高欢这个东魏权臣生平最忌惮之人,除了在关中的宿敌、西魏权臣宇文泰,便是这个名义上的部下侯景,因此才容忍他拥兵十万,总揽兵权,割据河南整整十四年 。
沙苑之战,高欢以二十万大军围攻宇文泰万余人,本已占尽上风,他欲用火攻,可将芦苇丛中的宇文泰军尽数烧死 。侯景却别有用心地竭力反对,主张我众彼寡,胜券在握,理应将宇文泰生擒活捉 。高欢听从其言,正面突击,结果西魏军伏兵四起,铁骑横击,东魏军全线溃败,损失甲士八万人,丢弃铠甲十八万具,统一北方的大好时机就此破灭 。
河桥之战,侯景担任东魏军主帅,攻陷洛阳,更一度将西魏军主帅宇文泰打得丢盔弃甲,在战场上假装小卒逃生 。此战西魏军中级以上将领战死四百余名,东魏军虽未获全胜,侯景却打出了赫赫威名,他作为东魏政权首席大将、头号军阀的地位,再也不容置疑 。
西魏大冢宰、北周文皇帝:宇文泰
侯景这一生征战,纵横南北,战尽当时天下名将 。他除了曾在进攻梁国的楚州之战时,和南梁名将陈庆之交锋,一度吃了大亏外,其余东魏、西魏众多名将,和他交手时都不曾讨过什么便宜 。
高欢死后,其子高澄视骄横跋扈的侯景为心腹大患,侯景屈居于旧日同僚高欢之下已是心有不甘,同样视高澄为黄口小儿 。两人彼此敌对,水火不容,侯景先向宇文泰求援无果,便向梁武帝萧衍称臣纳款 。
萧衍派侄子萧渊明率梁军十万北上,接应侯景,却在寒山堰之战被东魏名将慕容绍宗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也被生擒 。
涡阳之战,慕容绍宗率领斛律光、段韶等众多东魏名将,率军在和侯景对垒,却被侯景以批短甲、执短刃的轻步兵大破其重甲铁骑 。后来的北齐第一名将斛律光,生平唯一败绩,就是在此战拜侯景所赐 。当初,侯景和慕容绍宗同僚共事于尔朱荣帐下时,拜其为兵法老师,悉心请教,如今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
东魏燕郡公: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遂改以深沟固垒,坚壁清野之计,坚守不出,两军相持数月后,侯景军粮秣耗尽,部将暴显等叛降东魏军,慕容绍宗挥军猛攻,侯景大军溃散,只剩八百余亲兵狼狈南逃 。慕容绍宗追兵将至,侯景奋声大呼:「今日杀了我,明日高澄小儿可曾容得下慕容公?」慕容绍宗一念之私,便放得侯景逃命,岂知却给江南人民带来一场深重浩劫 。
侯景兵败丧乱之余,仍能急中生智,以欺诈手段骗开寿阳城门,夺占这座淮南重镇,随后更向萧衍索要官爵名位、兵马粮秣,在萧衍一意绥靖下,将所部扩张到八千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