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另一面:清政府禁烟是为了垄断贸易( 三 )


他的话很起作用,议案通过了 。虽然在最后表决中,议案仅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得到通过,但这并不足以安慰地球另一边的中国人 。
林则徐和英国议会显然没有在同一平面上思考问题 。林则徐认为他的问题是进行一场反毒品的斗争;而英国却认为这是涉及贸易自由这一神圣权利的问题 。英国议会辩论的时候,把政府的战争议案说成是发动一场“鸦片战争”——据说这是“鸦片战争”一说的最早原始出处 。
林则徐算是当时最了解英国情况的朝廷命官了,他配有四个翻译,终日为他翻译英文书报,整理成册,以供参考 。想必林则徐已经了解了英国的地理环境、人口、军队等实力情况 。但从简单的数字来看,英国显然不如天朝 。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GDP仍居世界首位,甚至超过整个西欧加起来的总数 。但正如张文木先生指出的,“在大国兴衰史上,被打败并由此衰败的,多是富国!”由此看来,落后就会挨打并不见得就一定是什么真理 。(《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林则徐断定英国不可能会为了鸦片而与天朝开战,理由很简单:英国路途遥远,补给困难,怎有实力冒犯天朝?何况中英贸易近两百年,茶叶生丝等贸易利益重大,断不可能为了一些鸦片走私商人而大动干戈 。而道光帝更是对这些纠缠不清的夷务早已厌烦不已,在虎门销烟后,他干脆宣布“英逆”罪行,永久禁绝通商,并下令将英国舰船驱逐干净 。
鸦片只是一个导火线 。就像日本封锁了马关海峡的长州藩一样,最终激怒了在日本有巨大经济利益的英国 。英国驻日公使阿尔托克1864年提议,与法国、荷兰及美国组成“四国联军”很快就打开日本的国门 。可见关键问题其实还是马戛尔尼半个世纪前的老问题:打开天朝的大门,开放通商贸易 。此时的大英帝国,较马戛尔尼时期可谓更加突飞猛进,工业革命业已取得重大突破,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正在世界范围内四处寻找市场,而英国的蒸汽战舰和长枪大炮,已经足以敲开天朝的大门 。
战争,使天朝的无知和衰落彻底暴露 。
历史的转弯处,禁烟作为内政无疑是正确的,但若要与禁绝通商的外交渗杂,林则徐怎么可能意识到,在这样一个加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闭关锁国早已沦为历史尘埃,在这样一个时代,早加入这个全球化进程早受益,但历史的惯性已超越了林则徐等人的思考范围,后人也只能发些“事后诸葛亮”的议论罢了!
【鸦片战争的另一面:清政府禁烟是为了垄断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