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语的博大精深,哪里是你们能理解的来的?

2月2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访华期间参观上海豫园,并和丈夫一起学习剪纸 。对于梅姨举着自己作品“福”字的照片,《伦敦晚报》评价说:“福字都拿到了,看来梅姨访问上海的好运将耗尽 。”
有许多吃瓜网友吐槽说:看来除了送数学老师,还得捎带送几个语文老师啊!
的确,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汉语更是博大精深,语言文字更是和传统文化分离不开 。
新春剪福字、贴福字、与爆炸、春联、年画都是春节的象征,不仅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
【中国汉语的博大精深,哪里是你们能理解的来的?】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
其实“福”字怎么贴都可以,不用讲求形式,只要是美好的祝愿,它就在我们心里 。但不少人以为“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福到” 。
那么贴“福到”是怎么由来的呢?
【神话传说】:
传说,民间贴“福”之风开始于姜太公封神之时 。各路神仙分派妥当,姜太公那丑陋、粗俗的老婆也伸手来讨神位 。姜太公无奈,便把她封为“穷神”,并规定凡是贴了“福”字的地方不能去 。于是,老百姓便家家贴“福”、燃放鞭炮,驱赶这位不受欢迎的“穷神” 。
【历史传说】:
一、
“福”字之所以倒贴,传说起于清代恭亲王府 。那年春节前夕,大管家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王府的大门上 。有个家丁目不识丁,竟将“福”字头朝下贴上 。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 。
可这大管家是个能言善辩之人,慌忙跪倒陈述:“奴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 。乃喜庆之兆 。”恭亲王一听觉得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 。”
二、
“福”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
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
第三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求纪念马皇后 。
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如今福字的图案种类也越来越多,有寿星、寿桃的、鲤鱼跳龙门的、五谷丰登的、龙凤呈祥的等等祝愿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