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后人在哪?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后代名医辈出

导读:早在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 。其中包括3位中国人:第一位是毛泽东,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 。身为晚清重臣的左宗棠,军功赫赫,治家有方 。左氏一族,在清末乱世出了不少治国能臣,而后代良医辈出,清白家风令后世称道 。
科举之途屡屡不顺
左宗棠,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县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卒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 。左宗棠家南宋时从江西迁来湖南,在那里定居500多年 。左宗棠父亲左观澜教书20多年,生活清贫 。左宗棠3岁时,跟祖父上山采栗子,采到栗子没有吃独食,而是回家与兄长平分 。祖父夸他:“这孩子分栗子很公平,还知道谦让,以后有出息 。”
少年时,左宗棠以优异成绩考上秀才 。可他的科举之路很不顺利 。道光十二年(1832年),左宗棠参加湖南乡试,试卷没能被阅卷的考官看中 。眼看与举人资格失之交臂,幸好这是为道光皇帝五十大寿开的恩科,主考官从5000余考卷中又选了6份,左宗棠名列增补的6人之首 。
此后,左宗棠考进士三次落榜 。有一次落榜,竟是因为湖南人多中了一个进士,而湖北人少了一个,硬把左宗棠撤下,换上了一个湖北人 。左宗棠决定不再参加会试,开始寻找新的报国途径 。他23岁结婚时,在新房自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这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
道光十七年(1837年),两江总督陶澍回老家省亲,途经醴陵,县公馆的一副对联引起了他的注意:“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陶澍大为赞赏,提出要见作者 。这个作者,正是左宗棠 。陶澍和20多岁的左宗棠一见如故,彻夜长谈 。左宗棠拜陶澍为师,落魄的穷举人,就这样做了两江总督府的幕僚 。谁知好景不长,两年后陶澍病死于南京,左宗棠失去靠山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左宗棠在老家置了几亩薄田,回家务农 。
军功成就旷世奇才
左宗棠虽在家隐居,却已然声名在外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回原籍养病,途经长沙,指名要见左宗棠 。左宗棠振奋不已,日夜兼程赶往湘江,上林则徐的官船时过于激动,一脚踏进水里 。林则徐见到衣裳湿透的左宗棠,笑着问:“这就是你的见面礼?”二人一直谈到天亮,林则徐告诉左宗棠新疆的危局,将耗费数年心血整理的新疆资料和绘制的地图交给左宗棠 。这为左宗棠后来新疆平乱埋下伏笔 。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进攻长沙 。湖南巡抚张亮基知道左宗棠的军事才能,派专使请出40岁的左宗棠守长沙 。左宗棠与太平军初战长沙城下,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战死;再战湘潭,太平军主力被击破 。声名大振的左宗棠,率部从江西打到浙江,同治元年(1862年),左宗棠升为浙江巡抚,次年攻下了汤溪、龙游、兰溪,占领金华,攻克了义乌、诸暨 。左宗棠一路胜利一路升官,10多年中,当上了闽浙总督 。
左宗棠军功赫赫,不断升迁,开始自负起来 。传闻他常说自己是牵牛星下凡,爱在饭后摸着大肚子说:“我不负此腹也!”有一次,他又手摸肚子,问身边一个差官:“你知道我这肚内是什么吗?”差官说:“是燕窝海参?”左斥责道:“这是什么话!我腹中都是绝大经纶!”差官出来后咂舌道:“左大人说他肚里有绝大金轮,能吞下去真不简单啊!”
左宗棠喜欢把自己比作诸葛亮,有时在写给别人的信中甚至署名“老亮” 。他的一个下属林寿图喜欢开玩笑,当左宗棠自吹自擂时,林笑说:“此诸葛之所以为亮也 。”左宗棠很高兴 。两人后来又说起,当时有很多人自诩为诸葛亮,林寿图说:“此葛亮之所以为诸也 。”左宗棠把脸一沉,因为“诸”和“猪”是谐音,左宗棠觉得丢了面子,后来找了个借口把林赶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