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放假是怎么安排的?这个皇帝规定每年只有3天假

不得不说,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公务员还是职业选择方向上的重头戏 。虽然工资不多但是胜在稳定,尤其是如今加班成为常态的风气中,公务员固定的休息时间也成为加分项 。那么在没有星期概念的古代,政府公务员是如何休息的呢?
一、只因不种地
所有人都知道工作累了就要休息,这样可以调整身心更好的投身工作 。因为中国古代为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所以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劳动,农民也就没有休假这么一说的 。
可农事活动毕竟由节气变化造成忙闲不同,农民可以根据这些来调节自己的休息间隔 。但是政府官员们又不种地,无法自由安排休息时间,所以休假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在汉朝以前,官员也有休息制度 。只不过自汉起,官员休息写入法律,有了明确的规范 。
汉政府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 。”,也就是每工作5天休息1天,在休息的时候可以洗衣、沐浴或者打扫一下身体 。因为古人蓄发梳髻,头发太长,每洗一回头都要了亲命了(好像在女性面前说这话是无病呻吟了) 。
因为儒家奉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所以古人都不剪头,头发可以留到五尺多长(1米6以上),洗个头都需要两三个人帮忙,这在古代的诗歌中有详细描写,可见以前男人的不易……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 。”由于汉代的官吏在工作日不能离开官衙,而家属又不让跟随,所以也要考虑到公务员的家庭和谐问题,每5天一休息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
到了唐代,不值夜班的官员下班后允许回家,家眷又可以随异地上任的官员居住 。通常官衙的设计都是前面办公、后面居家,因此放假不放假也就无所谓了 。那么五天一休显得有些频繁,休假政策干脆改为10天一休,史称“旬休” 。
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各休息一天,又称作“浣”,即洗沐的意思,从此休息日又有了“浣”的称谓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这便是清晰记录大家趁着“旬休”而举行的聚会 。
元朝建立后,可能由于畜牧业出身的民族比农业民族还要辛苦;再加上之前宋朝政府冗员太多,造成吏政涣散 。元朝皇帝怕重蹈覆辙,于是休假几乎没有了,全年也只休息16天而已 。
本来以为明朝建立会对自己人好一点,但是碰到朱元璋这样的皇帝只好自认倒霉,休假日期又大幅缩水 。直到清朝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人固定的星期休息制度得到了大部分人的人认同,清政府逐渐确立了星期天为公休日的休假制度 。
二、其他假日还有很多
除了每五天或者每十天休息一次,碰到特殊日期也是要放假的 。汉朝规定每到夏至或冬至的时候,官员们也可以放假一天 。
《后汉书》上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也就是说从冬至日起,百官都要放长假休息,假期休完另选吉日开衙办公,这与农业节气相符合 。
到了唐宋两朝,旬休之外节假日也开始增加,在唐代,有53个各类节庆假日,学生有专门的田假和授衣假 。宋代有54个各类节庆假日,但只有18个节假日官员可自由活动,其余36个可能要出席相应节假日庆典活动 。春节和冬至都要放7天假,其余还有1天,3天或者5天不等的小节庆假期,合计法定节假日有110天,和现在的法定节假日总数非常接近 。
而且在唐朝,重要人物的生日也要放假,这其中包括:老子、释迦牟尼和当朝皇帝 。老子诞辰、佛诞放假1天,皇帝诞辰放假3天 。到了宋代,老子诞辰、佛诞的假日取消了,只剩下皇帝一人 。除了以上这样的假日外,如果皇帝哪天心情好或者遇上喜得贵子等高兴的事情,也会放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