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各种投降:有哪些著名的降将?

《三国演义》展现了东汉末年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在这段以乱世、英雄、战争、谋略为主题的历史长卷中,人物、事件成为组合这幅画卷的经和纬,交叉重叠,相纽相扣,再加上作者的妙笔生花,更显得惊心动魄,气动山河 。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 。随着各种势力实力的起伏消长,各式各样的投降成为《三国演义》贯穿始终的重头戏 。失败一方的被俘者,有的选择宁死不屈,有的选择无奈投降 。多种投降类型,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起伏变幻和统治集团对人才的需求 。可贵的是,作者罗贯中匠心独运、有声有色地刻画了不少降将的形象,不是简单地把他们置于被谴责、受拷问的祭台上受审,而是将他们当作活生生的有自尊、有人格的人来对待,从中揭示出战乱时期投降类型的意蕴以及古人对投降文化本身的解读 。
中国人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将气节、忠义看得比较重 。“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等思想一直被当作美德加以颂扬 。即使在今天,这些传统观念也饱含着积极意义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难关头,当人们为正义而战时,确实需要一种大义凛然、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比如汪精卫、周佛海之流虽有一定本事,但是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苟且偷生,投靠日寇,因而永远的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然而有趣的是,历史上的降将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受到谴责的,投降也并不一定就是遭人唾弃的叛变行为 。中国文化的若干因子中暗含了对投降者的宽容 。我们的古人对非常态情况下的转变立场,也就是投降,还是能够做一些很有讲究的分析,从而将一些已经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人接纳进历史主流中来,给予一定的地位 。忠于谁,投靠谁,既受到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同时更取决于个体大至建功立业、小到立足生存等客观现实 。战争瞬息万变,形势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样,对投降者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就不显得那么另类了 。
一、降将的分类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反映和描写投降的情节数不胜数 。有的三言两语带过;有的则详细叙述;有的更将其作为一个重大事件加以渲染 。据统计,有过投降经历的武将多达101人 。归纳起来,投降类型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几种:
一、感恩而降的忠义之士 。此类人物奉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原则,坚守“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 。他们一旦选择了主公,便为其效犬马之劳 。唯有当原主公遇难或失意、大势已去之时,他们又感激新主公的知遇之恩,为其效劳,至死方休 。如张辽、黄忠等人 。
二、见风使舵的反复小人 。他们有的苟且偷生,有的厚颜无耻,有的见利忘义 。如吕布、孟达之流 。
三、挟怨背主的无耻之徒 。如侯成、苟安、范疆、张达等背主小人 。
四、走投无路、被迫投降者 。在现有集团受到排挤、难以立足的情况下,不得已另谋出路,效忠于新的集团,忠贞不渝 。如夏侯霸、姜维 。
五、诈降之将 。这是战争中常用的计谋,以诈降为诱饵 。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降将 。如赤壁之战中,黄盖献苦肉、阚泽献降书便是最成功的诈降案例 。还有,吴国鄱阳太守周鲂诈降魏国、姜维假意投降钟会,他们有的失败了,有的成功了,但都引人入胜 。
二、降将的写作手法
罗贯中通过对比与衬托的手法,渲染了一个个降将的形象 。
假如这位降将在书中未来的地位很重要,且属于正面代表 。那么此人要投降,一定不能太过直接 。一般要分三步走:一是死忠于旧主以表其“忠”,二是被抓后宁死不屈以彰其“烈”,三是在新主公礼贤下士之后借坡下驴 。这样逐步消除读者的心理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