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犀首是谁?纵横家犀首公孙衍简介( 二 )


魏国被迫割阴晋与秦国修好,秦国东进中原的一颗钉子被拔除了 。秦惠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即把“阴晋”这个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 。
此后,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 。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 。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
首倡合纵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 。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 。
就在这时,张仪来到了秦国 。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 。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 。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 。
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 。公孙衍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 。
此时,魏国已经千疮百孔,国力衰退 。于是,公孙衍就想拉拢别的国家,靠联合出击取胜 。他首先找到齐国名将田朌,动员他出兵一起进攻赵国,还说只要出兵五万人,就可以很快打败赵国 。田朌认为他说得太容易了,恐怕以后会带来大麻烦 。公孙衍说,如果说得得太难了,两国的国君就不同意出了 。等出兵之后,两国国君见有危险,肯定会派兵增援的 。后来果然如此,赵国被联军打得大败 。
合纵首尝胜果,引起了秦国的高度警觉 。为防止齐楚魏合纵对秦国带来的威胁,张仪软硬兼施,极力破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 。他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依附秦国,又与齐楚两国大臣相会,拉拢齐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国合纵 。
当时,魏国宰相的惠施也主张合纵,多次陪同魏惠王朝见齐威王 。魏惠王与齐威王互相推尊为王,又派太子出使齐国为人质,与齐国结盟 。但是,由于张仪的破坏,合纵策略暂时遭到失败 。在这种形势下,公孙衍开始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 。
所谓的“五国相王”,就是说,这五国一起互相承认对方称王 。由于魏国早已经称王,韩国也在此前称王,这样就等于抬高了另外三国的君主身份,达到合纵的目的 。
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目的当然是联合各国,与秦国对抗 。此做法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 。为了拉拢魏国,楚国打算废掉魏国现任太子,立在楚国的魏公子为太子,还派兵攻打魏国,占领8个城邑 。
在各大国的反对下,“五国相王”以失败而告终 。
出任魏相
合纵再次失败后,魏国开始全面倒向秦国 。于是,罢免了主张合纵的宰相惠施,改任张仪为魏国宰相 。
此时,秦国虽然已经对外宣布免去张仪的相职,但张仪实际上却是身兼两国宰相,目的是更有效地推行他的连横策略 。在此之前,为彻底打开通往中原的通道,张仪曾率军猛攻魏国,攻取了多处战备要地,把魏国的势力赶出了黄河以西 。通过多次争夺,秦国已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进可攻,退可守,对各国威胁很大 。
张仪当上魏国的宰相后,秦国便向魏国和韩国借道进攻齐国 。齐威王派军应战,顽强抵抗,大胜秦军 。
秦国的这场失败,使张仪的连横策略遭受挫折 。魏国内部主张亲齐的势力再次抬头 。齐、楚两国要求驱逐张仪,魏国也派出使者到楚、赵、燕等国游说,争取合纵 。
公元前319年,魏国把张仪逐回到秦国 。公孙衍主张合纵,而且得到了东方各国的支持,被任命为魏国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