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的最高军衔为何只相当于中校?

宋江征方腊得胜还朝,虽然死伤失散了不少好兄弟,但想到回去后朝廷一定会大加封赏,一路上心情估计还是不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嘛 。那么,最终朝廷给他封了什么官呢?水浒结尾的时候,是这样写的:“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看到这个官名的时候,我不禁乐了:完全驴头不对马嘴,整个儿一个四不像 。不知道是朝廷跟他开了玩笑,还是原作者跟他开了玩笑,反正这个玩笑让宋江很难看 。
按照宋代官制,职与衔是分开封的,文官武将一个样,但有原则,即职与衔必须做到大致上的对应 。比如文官,同样是县令,有的大县长官可能是正七品,而比较小的县只能享受从七品、正八品甚至更低的待遇,这个“品”就是文官的“衔”,相当于如今的行政级别 。大家所熟悉的包拯,有个称谓叫“包龙图”,即包拯做过龙图阁大学士,也是他的“衔”,正二品,其实际职位则是开封府尹(首都市长),后来当御史,也是官职 。武将也一样,军衔和官职也得分开和基本对应 。比如名将狄青曾任“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他的军衔是“节度使”,从二品,而“擢枢密副使”就是军职了,相当于国家军委副主席,“知延州”是他的行政职位 。那么,宋江的职衔是什么呢?军衔是武德大夫,对应军职是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
先来说说武德大夫是个多大的军衔 。宋代的军衔制分得非常细,重重叠叠,五花八门,如果仔细研究,可以写一本书的 。我就捡重点的说 。士兵一般分为兵、勇、散直等,好比今天的下士、中士和上士 。军官的军衔比较复杂,差使、殿侍、指使、义副尉、勇副尉等属于尉官,没有品级,最多算个少尉 。殿直、都监、承节郎等属于八九品军衔,算中尉或上尉 。副使、武节郎、武节大夫、武功大夫、武德大夫、左武大夫等,是从七品到正六品系列,和今天的校官差不多 。在《水浒传》里,卢俊义的军衔“武功大夫”是从七品,比宋江的“武德大夫”要低一点 。也就是说,如果卢俊义是少校的话,那宋江最多就是一个中校,上校都算不上 。有人要问了,既然是中校军衔了,相应地做个营长或团长,也不错啊 。问题就出在这,宋江的军职和军衔严重的不相符,而且军职本身也荒谬得不行,赵炎再来仔细分析分析 。
在宋代,武将能混到安抚使这个军职,那可不得了,岳飞、韩世忠等名将都曾当过安抚使或安抚副使,正二品,相当于大军区的正副司令,军衔起码得在中将以上 。《宋史职官七》记载:“旧制,安抚(使)总一路兵政,以知州兼充,太中大夫以上,或曾历侍从乃得之,品卑者止称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 。”像宋江如此低的军衔,只能在安抚使手下当差 。另外,安抚使主管一路(大军区),而不是主管一个州,宋江的“楚州安抚使”本身就是个玩笑 。如果说“兵马都总管”一职还算正确的话,那也需要正五品或从五品的军衔来搭配,起码得大校或少将军衔才行,如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等等,即便是这样,也最多说明宋江只是楚州小军区的司令兼地方行政长官而已,又怎能称为安抚使?如果不开玩笑,朝廷应该给宋江的正确军职是“知楚州,淮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约正二品,这就符合他在军队的地位和实际功劳了,军衔和军职才能对应起来 。
和宋江一起被玩笑的,还有卢俊义和花容 。卢俊义是“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一个小少校被弄到安徽去做个不伦不类的“官”,好像韦小宝在通吃岛上做通吃侯,齐天大圣当弼马温,想想也好笑 。花荣“授应天府兵马都统制”,没有军衔,委屈“小李广”了,这还不算,那个“都统制”的军职,在宋代一般只有在实际军事行动中才设置的,常备军不可能有 。倒是关胜和吴用这两个人,朝廷的封官看起来比较严肃 。关胜“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军衔不明,但军职是一个小军区司令,够正五品(相当于少将军衔)来搭配;吴用“授武胜军承宣使”,没有军职,但军衔不低,承宣使是正四品,在梁山诸人中居首 。原著作者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对这两个人另眼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