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山东鲁菜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史( 二 )


春秋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肴馔便崭露头角,它以牛、羊、猪为主料,还善于制作家禽、野味和海鲜 。对当时的烹饪要求及风尚嗜好,有许多文字记载 。在西周、秦汉时期,鲁国都城曲阜和齐国都城临淄,都是相当繁华的城市,饮食行业盛极一时,名厨辈出 。
著名政治家“天下第一相”管仲主张“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 。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雕卵然取之,所以发积藏,散万物”,这种对鸡蛋的雕刻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食品雕刻加工记录,也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他通过鼓励奢华的餐饮业来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到达增加国民收入的政策与20世纪英国的凯恩斯经济学不谋而合,使得鲁菜在2700年前就占据了高精尖的发展起点 。管仲在其著作中详细阐述了上菜顺序等饮食礼仪问题,“置酱错食,陈膳毋悖 。凡置彼食,鸟兽鱼鳖,必先菜羹 。羹胾中别,胾在酱前,其设要方 。饭是为卒,左酒右浆 。”意思是说摆放陈列各种饭食酱料时,不可违反礼仪规定 。一般来说所上的菜品,鸟兽鱼鳖等动物肉食之前,必须先上蔬菜羹汤 。汤羹与肉食相间排列,肉肴摆在酱的前面,席面摆设要成正方形 。饭是在最后上,左面一侧放置饮用的酒; 右面一侧放置清口用的浆 。这些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山东饮食极为重视礼仪和上菜顺序,这种鲜明特点一直延续至今 。
管仲辅佐齐桓公时期,山东名厨辈出 。王充在《论衡遣告篇》中,有如下记载:“狄牙之调味也,酸则沃以水,淡则加之以盐 。水火相变易,故膳无咸淡之使也……此犹憎酸而沃以咸,恶淡而灌之水也 。”文中说的狄牙,就是当时齐桓公的宠臣易牙,他是当时最著名的厨师 。可见春秋时期的齐鲁厨师不仅已经善于以盐调节滋味,而且已经善于用水火变易之法,调节膳食的咸淡,同时懂得了加咸则愈其酸的道理 。
如历史学者钱穆指出“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于西方的希腊般,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人”,饮食也不例外,起源于山东的儒家不仅塑造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性格,也塑造了中国人的饮食观 。儒家学派极为注重饮食,甚至有“文明始于饮食”之说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美食家 。《论语·乡党篇》中孔子系统全面的阐述了饮食卫生、养生、火候、刀工、调味、礼仪等方面的观点 。正如张岱《老饕集序》所说:“中古之世,知味推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精细’二字,已得饮食之微 。至熟食,则概之失饪不食;蔬食,则概之不时不食 。四言者,食经也,亦即养生论也” 。孔子的饮食观奠定了未来两千多年中华饮食最核心的审美观念,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 。
《礼记》一书对膳、食、饮、烩、脯、羹、珍等,从原料搭配、烹调方法到调味要求,都做了专门的记述 。对调味的要求是“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礼记》已基本概述了烹、煮、烤、烩、炮等多种烹调方法和要求 。
由此可见,中国最早的关于烹饪理论的史料,很多都是来自山东,它们在齐鲁大地广为流传,相沿成习,从而奠定了鲁菜系的基础 。
秦汉时期
在已经出土汉画像石来看,含有庖厨内容的图像全国大约有近40 幅 ,山东出土20 多幅 , 数量居各省首位 ,可见汉代山东烹饪在中华烹饪中的地位 。尤其是胶东半岛南端诸城前凉台出土的庖厨画像石,这是一幅汉代墓葬中的画像石,上面绘的是一幅很精细的“庖厨图” 。该图石高1.52米,宽0.76米 。全图由半成品食物架、宰牲、烹制、酿造等部分组成 。上端的半成品架上,悬挂着龟、鱼、兔、猪等 。其右为宰牲图,描绘了处理鱼、宰羊、杀牛、屠猪、杀狗、宰鸡鸭等活动场面 。炊羹和烹制部分,有汲水、烧火、劈柴、合面、蒸煮、烤肉等场面 。此外,画面上还有不少鸡、鸭、鹅、狗等动物 。从以上这幅汉墓画像石“庖厨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早在秦汉时期,在如今的胶东半岛上,烹饪原料已经十分丰富,或者说是齐鲁厨师烹饪取料已相当广泛 。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厨房的工作人员,从原料选择、宰杀、洗涤、蒸煮、烧烤等各个工作流程,都有了严密的分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此外,还有更值得注意的,是图画的下面,绘有一人坐卧于地,一女子手执烹勺在打他,还有人手举棍棒在打他,这很可能是反映当时“执行厨房纪律”的实况写照 。过去,厨房内师傅训斥徒弟,甚至以棍棒相加,是家常便饭的 。这也说明了当时的厨房已有了严格的纪律 。最值得一提的还有,是画面上出现的四十多人中,几乎全都戴着统一形状的帽子,可见当时某种场合下,对厨师的衣着,也有了统一的规定 。还有,在山东省博物馆中陈列着两个栩栩如生的汉代厨夫俑 。左边的高0.34米,是位正在杀鱼的厨师,他手握尖刀,形态自若,可见其刀工之精;右边的高0.29米,是位正在合面的厨师,看来动作也非常熟练 。从上述两件文物上可以充分看出,秦汉时期山东的菜肴,在用料上,水产品已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也正是今天鲁菜用料的特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