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岭之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天门岭之战 , 有两处事件 , 其一是698年武周的契丹族将领李楷固和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在天门岭的战役 。结果是粟末靺鞨胜利 。
血战天门岭
南北朝以来就有大批靺鞨部族迁往内地 , 尤以幽州、卢龙为最多 。据《北蕃风俗记》记载:隋代开皇年间粟沫靺鞨与高句丽发生战争 , 粟沫部败北 。为避高句丽兵祸 , 酋长突地稽率 矢赖、窟勒突、悦稽蒙、越羽、布忽赖、普稀、布布括利 八部近两万靺鞨人放弃夫余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内迁至辽西柳城(今辽省宁阜新市东南) 。唐初武德年间粟沫靺鞨乌素古部内迁辽西慎州(今辽宁省建昌) 。628年又有粟沫靺鞨愁思岭部内迁辽西黎州(今河北省抚宁) 。唐灭高句丽后大搞强制移民 , 因此又有大量曾经臣服于高句丽的粟沫靺鞨、白山靺鞨被驱至营州一带 , 而渤海大氏即在其中 。营州之乱中 , 乞乞仲象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馀种东逃 , 度辽水 , 保太白山之东北 , 阻奥娄河 , 树壁自固 。营州之乱被平定后 , 乞乞仲相与乞斯比羽表向唐廷请罪希望得到宽恕 , 武则天封乞乞仲相为震国公 , 封乞斯比羽为许国公 。然而武懿宗等人对本已放下武器的契丹降兵大开杀界“皆以为反 , 生剐取其胆” , “奏河北百姓从贼者尽诛之” 。697年中秋降唐的契丹将领李楷固为表忠心特向武则天请命清剿曾依附叛军的靺鞨部落 , 武则天大喜“授其官爵 , 委以专征” 。李楷固果然不负圣命 , 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乞斯比羽部击败 , 酋长乞斯比羽为唐军俘获后处死 , 首级献于唐廷 。乞乞仲相病逝 , 乞乞仲相之子祚荣率部逃遁 。李楷固率军追击 , 过天门岭时 , 祚荣用高丽、靺鞨兵抵抗李楷固 , 李楷固失败逃回 。
战役结果
天门岭之战 , 祚荣取胜 。由于这次战役是发生在大祚荣东逃过程中取道天门岭之后不久 。因此 , 历史上既称其为“天门岭之役” 。
影响与后续
天门岭之战祚荣部击溃唐廷追兵 , 依附于突厥 , 突厥挡住了王师征讨的道路 , 武则天无法征讨祚荣 。祚荣凭借地方荒远难以征讨 , 建立政权 , 自称震国王 , 遣使交好突厥 , 地方五千里 , 户十余万 , 胜兵数万 。
中宗时 , 使侍御史张行岌招慰 , 祚荣遣子入侍唐朝 。
睿宗先天中 , 祚荣接受唐朝任命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 , 以所统为忽汗州 , 领忽汗州都督 。自是始去靺鞨号 , 专称渤海 。
【天门岭之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