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翼智取《兰亭序》:唐太宗得到王羲之的遗作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正值除去所谓不祥的 “禊节” (在水边举行的祭祀) 。这天,王羲之邀集谢安、孙绰、希昙、支遁等41位士族名流到兰亭过禊节,饮酒赋诗 。共得佳作三十余篇,合编为一集,王羲之用鼠须笔、蚕茧线为该集书写了序言 。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序》 。全贴共28行、324字 。这贴是王羲之信手写来,字体潇洒流畅,气象万千,其中二十多个“之”,千变万化,无一雷同,成为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后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相传,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几遍,但都不及第一遍好 。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 。”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 。王羲之死后,《兰亭序》一直由其子孙收藏 。
东晋以后,《兰亭序》为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所有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善书法,尤工草书 。他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后代 。不知什么原因,他在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剃度出家做了和尚,人称“永禅法师” 。永欣寺的前身本为王献之的旧宅,相传是王献之隐居练字之所 。智永将《兰亭序》收藏在永欣寺方丈屋的梁上,世人难得见到 。相传,智永禅师曾经居住在阁智永上临书30年,所退废笔头满五大竹 簏,埋之成冢,称之为“退笔冢” 。由于智永勤学苦练,便成为声名卓著的书法家,以至求墨宝者络绎不绝,踏破门槛,不得不用铁皮裹上,这就是“铁门槛”典故的由来 。唐初政治家、书法家虞世南(558—638年)以及智永的弟子辨才都是智永书法的得意门生 。智永临终前又交付给其弟子辩才收藏,并千叮咛、万嘱咐,务必好好保管,不要丢失 。辨才和尚得序后如获至宝,在梁上凿了个暗槛,把它珍藏起来 。
后来,唐太宗在购求王羲之的遗作时,知道了《兰亭序》的下落 。太宗下了一道圣旨,召辩才和尚到长安,故意拿假的兰亭序给辩才看,辩才却装糊涂告诉太宗说:“右军写这篇序共三百二十四字 。只恨王家收藏的真迹,已在乱中失落,今日再也看不到了 。”太宗没办法,只好留下辩才,秘密派人搜查,结果只得到智永写的真草《千字文》,不久辩才假托有病,又回到永欣寺 。
太宗三番五次派人追问,辩才始终守口如瓶,硬说不知道 。但辩才矢口否认《兰亭序》在他手中,只是说师父在世时他见过此物,师父去世后不知失落在什么地方了 。为此,唐太宗太宗不得宝帖,寝食无味,苦思冥想,却不知如何才能得到 。有一天,唐太宗对左右大臣说:“在所有书法大家中,朕最偏爱王右军,而在右军的所有真迹中朕又最偏爱《兰亭序》,为了得到达本帖子,朕真是日思夜想啊 。现在,辩才和尚年事已高,他留着此帖又有何用?朕想乘他还在世上,派一位有智有谋的人替朕想方设法将它取来,也好了却朕的一个夙愿 。”
这时,心腹大臣房玄龄早已洞悉太宗心思 。他建议说:梁元帝萧绎(508~554年)的曾孙萧翼,现任监察御史 。此人智慧超人,可遣他出使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智取《兰亭序》 。太宗大喜,当下宣诣召见萧翼,萧翼似有备而来,不慌不忙地回奏道:“陛下!我如果作为公使去取兰亭帖是行不通的,臣以为应微服私行才行 。请陛下还得给臣预备下二王的一般帖子三、四本,让我私自行动吧 。”唐太宗依计,点头称是 。于是,萧翼带了几件王羲之的真迹,就改头换面地骑马出发了,行至湖南湘潭时,又改坐商人的船,一路南下 。
到了越州后,萧翼脱下官服,改穿极其宽大的黄色长袍,模样象一位清贫潦到的山东书生 。
萧翼选择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进寺,缓步而行,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观看寺中的壁画 。当他见到辩才时,故意停步不前 。辩才见这位气宇不凡的游客,便上前施礼问道:“何处施主光临寒寺?”萧翼彬彬有礼上前拜道:“弟子是北方人,卖完蚕种顺道游历圣寺,在此有幸遇上高僧大师,快哉!快哉!”当晚辩才请萧翼进房用茶,两人下棋抚琴,谈天论地,评文述史,探讨书法,两人情投意合,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辩才见萧翼不同常人,便心生疑窦,酒后赋诗,以探虚实 。萧翼为了打消辩才的疑虑,当场也和了诗 。两人索性通晓不眠,长夜尽欢 。临别时,辩才依依不舍,请萧翼方便时再次光临寒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