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比日本的起义领袖西乡隆盛逊色在哪儿( 四 )


而西乡隆盛能够成为一代明君明治天皇的老师 , 可见其才学能力非同一般 。
西乡出身于萨摩藩一个地位低下的武士家庭 。这个时期的武士 , 非常看重笔尖口头功夫 。西乡从小受到传统武士教育 , 通过严格的武士训练 , 逐步掌握了剑术、弓术、马术、柔术、炮术和枪术 。武士家庭生活环境的熏陶和严格训练 , 不仅使其养成了尚武的习性和刚健的气质 , 而且深深扎下了忠孝仁义的道德观念 。他不仅博学通才 , 而且识见超人 , 具有谋事的眼光与魄力 。他在维新期间可谓叱咤风云 , 有胆有识 , 先后建立“萨长倒幕同盟” , 策划“王政复古” , 实现“江户无血开城” , 创立警察制度 , 完成废藩置县……在近代日本历史上功勋卓著 , 万人敬仰 。
西乡隆盛通晓世界大势 , 更能在时代的大潮中相时而动 , 搏击中流 。他与大久保利通掌握萨摩藩藩政藩军后 , 锐意改革 , 扩充陆海军 , 实行近代化建设 , 积极准备打倒幕府 。为了取得英国财政、军事和技术方面的援助 , 甚至不惜和曾与萨摩交过手的外洋仇家——英国结成了“萨英同盟” 。为了顺应时势 , 曾经一度为“攘夷”奔走呼号的西乡 , 却不盲目排外 , 而知顺时而动 , 通达权变 。历史上的萨摩藩 , 在西乡执政时期 , 就早已有了西式的军工厂 , 并由英国提供大批军火 。在后来的倒幕战争中 , 萨摩的火枪队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西乡在倒幕成功后曾派遣精通火器的手下出洋学习 , 部属们在申领出洋经费时 , 慷慨陈誓 , 倘此去不能习得西人火器精妙 , 必剖腹以谢其罪 。近代日本武士精神和西方先进技术 , 就是这样结合起来的 。陈独秀就曾诗咏西乡“男子立身惟一剑 , 不知事败与功成” 。
【以利交者 , 利尽则散;以心交者 , 方能永恒】
以利交者 , 利尽则散;以色交者 , 色衰则疏;以心交者 , 方能永恒 。通过什么途径凝聚、团结部属 , 这是对领导者的极大考验 。
一个没有人文底蕴的人很难指望他去匡正世风人心 , 所以 , 洪秀全做事重于为人 。他的手下未必没有明于英断之辈 , 然而被信念和信义感召而来的人并不多 。洪秀全没有能力向这些人提供赖以维系的真正精神力量 , 在虚幻的“天国”梦想下 , 他只能以利禄驱众 。这些人追随于洪秀全的身边 , 汇成了一个影响历史的群体 。洪秀全之人格 , 能入脑而不能入心 。只见其做事 , 不见其为人 。其一生事业做得越大 , 身边的君子英才反而越来越少 。
进入天京后 , 洪秀全偏处深宫 , 脱离群众 , 太平天国领袖们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 , 原来“寝食必俱 , 情同骨肉” , 变为“彼此睽隔 , 猜忌日生” 。洪秀全不能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 既理政无能 , 又驭众无方 , 只能采取滥封爵赏的办法 , 致使矛盾更加尖锐复杂 。
中国从汉朝至明清 , 晋爵封王一直都是一项很严肃、很慎重的奖赏制度 。可是到了洪秀全这里 , 王爵之多之滥之乱 , 简直匪夷所思 。到1864年6月天京陷落之前 , 太平天国“竟有二千七百多王” 。当王爷们多得无法以字面区别时 , 洪秀全干脆来个数字编号 , 以示区分 。故而出现了“368天安” , “1467天福” , “1469天豫”之类数字化的官爵 , 写下了中国几千年专制官制史上的奇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