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是什么?( 三 )


刘向《别录》记载说;‘齐有稷门,城门也 。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 。”这所说的就是指各派学者的定期学术例会 。在例会上,各学派推荐出他们学派的代表,阐发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批驳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学派 。这实际就是为各学派提供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机会,以便更好地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获得政治上的重视 。但他们争鸣的议题非常广泛,既有不同学术观点的洁难,又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稷下学宫作为战国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而这类学术报告例会则是百家争鸣的集中体现 。
无论在战国早期魏国的“西河之学”,或是战国中期齐国的谡下学宫,还是战国晚期吕不韦以三千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所实行的学术政策都是宽容的 。各国对“士”给以十分优厚的待遇,而其中以齐国威王、宣王时期的谡下学宫尤为突出,是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百家争鸣的发源地 。田齐政权虽然倡导黄老之学,但对各家各派的学者并不排挤打击.而是兼容并包.都受到礼遇 。学者们可以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和随意议论政事 。比如儒家大师孟子与齐威王、宣王的政见是不同的.但在谡下学宫都受到重视,爵禄都是相当高的 。齐宣王多次向盂子问政,甚至象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 。后来终因为彼此政见不合,孟子离开齐国 。但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即打算给孟子建造一座房,并资助其办学 。
由于春秋战国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著留不合则去” 。“士”就好像自由的鸟那样,可以“择木而梧”,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 。比如商鞅在魏没有得到重用,听说秦孝公“广令国中求贤者”,于是西入秦,求见秦孝公,终于委以重任 。又比如邹衍本是齐国人,在谡下学宫位在上大夫之列,他不满齐滔王的暴政,而到了燕,成为燕昭王之师 。在齐襄王时,邹衍又回到谡下学宫,并在齐王建时作为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而从未受到非议 。又如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 。如此等等类似的例子还很多 。春秋战国这种待殊历史环境,对诸于百家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建了良好的条件 。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谡下先生们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思想束缚,敢于探求和创新的精神得到发扬,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 。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各种观点纷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