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是什么?( 二 )


“士”阶层的活跃,和当时社会的“养士”之风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 。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 。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重士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 。每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 。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 。又如战国初期的魏文侯草贤礼士,他周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 。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谡下学宫,招探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 。后来的“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养士”多达几千人 。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也有“食客三千“,多为有一技之长者,“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为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也受到鼓励和资助 。
此外,当时诸侯各国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学术研究采取宽松的政策也有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士”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 。这就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的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
百家争鸣的主要基地稷下学宫是最为典型的例证 。
战国时代,由于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齐国君王给予士人的优厚物质待遇 。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 。而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 。并使诸侯各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几乎无一例外,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模式 。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兴衰历史,基本上与田齐政权共始终.随着田齐的强弱而兴衰 。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创建于田氏取代姜族,夺取齐国政权后的第二代国君齐桓公田午时期;发展于齐威王时期,兴盛于齐宣王时期;中衰于齐悯王时期;中兴于齐襄王时期;亡于齐王建,秦灭齐时 。大约存在了150年,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 。
既然稷下学宫是田齐王朝兴办的,其直接的原因是政治乃是需要 。田氏代齐以后,历代君主无不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图谋称雄诸侯 。稷下学士则是为田齐君王们的政治需要,制造舆论、设计蓝图、拟定典章制度 。客观上也是适应田齐统治的政治需要 。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智囊团性质的机构 。其次,就是炫耀国力,标榜尊贤至士,吸引人才 。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 。故稷下学宫又具有社科院的性质 。
“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的主要活动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体现了学官鲜明的政治性 。“不治”,即“不任职” 。虽有上大夫的头衔.但不担任实际职务 。“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田齐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智囊团的功能 。而他们的议论时政,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田齐统治者的政治活动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没有或者少有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情况,所提意见及建议都是坦率的直言 。
同时,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学派的著作,有些著作在稷下得以丰富补充 。既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 。《汉书·艺文志》就记述了部分稷下先生的著作目录 。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学者荟萃稷下,往往是率领弟子门徒一并来的 。稷下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众多的人才 。比如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 。而孟子两次入齐讲学,时间长达三十年,被授予上卿 。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宣王时稷下学宫有“数百千人”,其户下不乏有成就者 。对一些有成就的人才,往往被齐录用为各级官吏,直接参与齐国的政治活动,《战国策·齐策》对此有所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