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由南北朝的小说逐渐传播( 二 )


这则故事后来经过历代戏班的打磨,细节逐渐丰满,而悲剧色彩也变得日益浓烈起来 。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描述玉帝之第七女同情董永的身世,偷着下凡结亲 。百日之后,玉帝派兵威逼七仙女返回天庭,就此拆散了这对天地间的美满姻缘 。
但牛郎织女故事并未因为董永和七仙女闹出了“双胞”而偃旗息鼓,而是兼并了对方的精华,变得愈发凄楚委婉和曲折动人 。它叙述玉帝的孙女织女时常在工作之余到银河洗澡,而牛郎是凡间的贫苦农夫,在老牛的指点下,乘其洗澡之际窃取了天衣,令织女无法离去,这样两人就结为夫妻,生下一对儿女,男耕女织,幸福美满 。玉帝发现之后,勃然大怒,派天神捉回织女 。军队的出现,使权力对情欲的干涉变得惊心动魄起来 。牛郎追上了天堂,王母拔金簪作法,形成波涛滚滚的天河,牛郎织女隔岸相望,只能以泪洗面 。玉帝为其悲情所动,准许他们每年在鹊桥上相见一次 。一幕民间悲剧推演到这步田地,在叙事的元素和结构上,似乎已是功德圆满,无懈可击 。
希腊美女“七仙女”的跨国婚恋
下凡人间跟董永相好的那位天女,最初只是自称“仙女”,也许直到明代才被换成“七仙女” 。没有人注意到这其间的微妙差别,也没有人对此提出过任何异议,但事实上她们却是全然不同的两个人物,其身世背景也大相径庭 。要弄清这个疑团,必须从对七夕(七月七日)的解读入手 。
七夕的第一个主题,就是牛郎和织女的年度约会 。这是中国女子万人仰望的时刻,她们在这天制作面食干粮、晾晒衣物与经书,再摆下瓜果酒席,祈求织女保佑家庭平安;这种“家政节”以后又进一步由演变为“纺织节”,女人们以“乞巧”(向织女乞求绣花纺织的技艺)的名义寻求刺绣图案的灵感 。无论如何,七夕都是与男人无关的“妇女节”,它仅仅用以帮助女人建立理家的传统信念 。
七夕那天的第二个重要主题,是儿童守护神“七星娘娘”(又称七星妈、七星夫人、七娘夫人和七娘妈)的纪念诞辰,以致七夕俨然有了“母亲节”的气派 。在七星庙里,她们被塑造成七位端庄温柔的妇女 。台湾旧俗要求父母在这一“母亲节”里携带年满16岁的男孩前往七娘庙,用祭品酬谢女神的庇护 。据说,为进一步解决终身大事,七夕过后,七星娘娘还把未婚的成年男女制成名册,送交月下老人处置 。这个七星娘娘不是别人,就是西方天文学里的“七姐妹星团”,正是她们的介入,令董永案变得扑朔迷离 。
以希腊神话中的“七姐妹”命名的星团,在中国叫做昴星团,是一组属于金牛座的蓝色恒星,其中的七颗组成了一个长柄的华丽勺子,在七夕时分变得异常明亮,它是古代最重要的天象之一 。由于七夕前后是农作物结籽生果的季节,所以希腊神话突出了其母爱的伟大特性,传到中国之后,她们合乎逻辑地演化为本土儿童的保护神 。
“七姐妹”在希腊神话中被称为“普勒阿得斯”,是擎天大力神阿特拉斯的女儿,其中第七个女儿叫做墨罗佩,她的前夫,就是那个不停地推着石头上山的倒楣蛋西绪福斯 。她的六位姐姐都嫁给了天神,只有她跟了一个有争议的凡人,据说她为此深感羞耻,用纱巾蒙上自己的脸庞,所以亮度最弱,肉眼很难看清她在星空上的美丽容颜 。
这位以害羞而名垂青史的墨罗佩,其实就是“七仙女”的原型,她嫁给凡人的事迹,跟织女嫁给牛郎的事迹相似,结果在传入中国时被世人弄混,成了玉帝的第七个女儿,继而被移花接木,替代“仙女”下凡,当上农夫董永的外籍妻子 。这场出乎意料的变动提升了董永的爱情意义,因为它不仅是超越天地界限的生死之恋,而且还是一场移风易俗的跨国婚姻 。但也许正是文化隔阂而非天帝或王母的意志,注定了他们生离死别的悲伤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