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一词出自梵文佛经:大约相当于0.36秒

比如一瞬、须臾、霎时、一刹那……那么,一瞬究竟是多长时间?须臾有没有具体所指的时间长度?一刹那是指多长时间?在一瞬、须臾、一刹那等表示时间极其短暂的词语中,到底哪个时间更短?中国古代没有时钟,古人是如何计时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源自佛教,比如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味同嚼蜡、一尘不染、洗心革面,形容时间非常短暂的一瞬、须臾、一刹那等最早也是从佛教用语中演化而来的 。
“一瞬 ”一词出自梵典中的《僧祇律》:“瞬者目动也 。律云:二十瞬为一弹指 。谓修行人持斋之法,日正当午,乃受饮食 。若日过午一瞬,则不当食 。”也就是说,“一瞬 ”就是“一眨眼”的工夫 。但这里同时又提到了形容时间的另一个词语“弹指”,亦即“20瞬为一弹指 。”那么,何为弹指?
“弹指”一词同样来源于佛教,弹指是指捻弹手指作声的动作 。这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召唤、敬礼、祝咒等 。智觊注曰:“弹指者,随喜也” 。
《吉藏义疏》中也云:“弹指者,表觉悟众生 。”这个拇指与中指压覆食指,复以食指向外急弹的动作,后来也作为佛教中一个表示时间的量词被中华文化所吸收,弹指之间与转瞬之间、顷刻之间、咄嗟之间、俯仰之间、倏忽之间、瞬息之间等词语一样,都成为形容时间很快的常用词语 。毛泽东在1965年5月写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就有“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名句 。
对于“一弹指”到底是多长时间,《僧祇律》中做过如下阐释:“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如此看来,首先还要弄清楚“一刹那”和“一须臾”又是指多长时间 。翻阅《辞海》发现,“刹那”词条下是这样解释的:刹那,译自梵语ksana,意为最短暂的时间 。佛教著作中有多种解释 。
有的说:一弹指顷有60刹那;有的说:一念中有90刹那,一刹那又有900生灭;有的说:刹那是算术譬喻所不能表达的短暂时间 。后亦用于一般口语中 。意为一瞬间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愁恨僧祇长,欢荣刹那促 。”而《僧祇律》中提到的须臾则为“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
如果按照一日一夜是24小时,而“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的规则,如上这些个抽象的、表示时间极其短暂的名词就不难换算成具体的时间概念了 。既然24小时可分为“30须臾”,那么每一须臾就是0.8个小时,也就是48分钟,或是2880秒 。从“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则可推算出,一须臾等于400弹指,那么“一弹指”就是7.2秒 。
这7秒多的时间再均分为20份,也就得出了“一瞬”的时间即0.36秒 。依次再分20份,就是“一刹那”的时间长度0.018秒 。由此可见,尽管“一瞬”、“须臾”、“一刹那”以及“弹指一挥间”都是用来形容时间很短,但其中“一刹那”最短 。
其实除了以上这些,在汉语词语中描绘时间飞逝的词还有很多,“少顷”、“俄顷”、“倏忽”等都是表示时间不长的说法,而“一时半刻”、“午时三刻”等也都与时间的由来有关 。古时没有时钟,先民们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耕生活 。在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中,逐渐从自然现象的变化中窥测到时辰的规律,在殷朝以前先民已将一昼夜等分为12个时辰,或是100刻 。古人所说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为一个小时;而一天24小时分为100刻,一刻就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