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一事,不论就其内容而言,还是参与人员而言,都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不过,士大夫对讲学趋之若鹜,各种新说层出不穷,就讲学活动本身和讲学内容的主流而言,它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 。如果说,大臣们畏惧舆论,甚至不惜对抗诏旨,蔑视官法,更反映出民间思想的觉醒和舆论力量的强大,这在思想史、社会史、政治史上都被认为是进步,而且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 。然而,一些人为了拔高张居正,对他加强专制钳制舆论的事,不是不提就是轻描淡写 。
张居正的施政几乎没有受到多少批评,被批评的是他的贪权、专权、个人操守和政治道德
以往,评价者为了突出张居正受到的攻击,说他因是改革家,所以受到保守派的攻击,把他形容为“改革家没有好下场”的代表人物 。其实是一种错位的评价 。张居正的施政几乎没有受到多少批评,因为以强化专制为核心的政策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他所推行的一套政策在当时是被普遍接受的 。
张居正被批评的是贪权、专权 。明人沈德符批评张居正把自己比为历史上的霍光、宇文护一类人物,说他“要挟圣主,如同婴孺,积忿许久而发 。其得后祸已晚矣 。”(《万历野获编》卷九)《明史》批评他“威柄之操,几于震主” 。清朝四库馆臣评价张居正说:“要其振作有为之功,与威福自擅之罪,俱不能相掩 。”近人邓之诚更明确指出张居正的“骄倨”,甚至“与人书自称孤或曰不榖 。上表乞休,而曰拜手稽首归政 。明明以摄自居 。”(《中华二千年史》卷五,六,明代之政治)
张居正被批评的还有个人操守和政治道德,包括勾结冯保阴谋打倒高拱,捏造案件陷害异己,贪恋权位,乃至奢侈自恣,科场作弊,等等 。
对张居正作出公正评价的历史尺度
我不非难张居正的专权 。在当时的体制下不专权就做不成事 。而个人操守也不是我们评价政治家的主要依据 。我们评价张居正,主要看他的政绩和影响 。无疑,他是明朝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具有传统政治家的优秀的政治品格 。他曾说:“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 。”“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真是大吕黄钟般的铮铮之言 。他教育、辅佐幼主十年,弼成万历初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一代良相 。张居正利用专制权力,强化管理,振衰起弊,使明朝出现了短暂的中兴,是少有的治世能臣,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政治家 。
张居正对旧制度修修补补,使其得到加固,如同给垂死的旧制度服了一剂强心剂,延缓了它的寿命 。但是,通过加强专制巩固旧制度,是与当时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思想解放潮流背道而驰的 。所以,张居正死后,社会变迁的潮流如同洪水冲决堤岸,不可阻挡,明朝历史进入了转型期 。张居正成了最后的卫道士,历史走向了他的反面 。
(作者为毛佩琦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
主题链接
张居正评价诸说
海 瑞:“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
王世贞:“器满而骄,群小激之,虎负不可下,鱼烂不复顾”,“没身之后,名秽家灭 。”
李 贽:“江陵宰相之杰也,故有身死之辱 。”
邹元标:“江陵功在社稷,过在身家,国尔之议,死而后已 。谓之社稷臣,奚愧焉!”
陈子龙:“江陵辅政十年,国帑余千余万”,“是时九边晏然,内库充积,后来五十年太平,此基之矣 。”
万斯同:“虽曰瑕不掩瑜,而瑕实甚矣”,“挟宫闱之势,以骄蹇无礼于其主” 。
刘献庭:“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
梁启超:“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 。”
- 学者称:周瑜度量大诸葛亮三气周瑜不存在
- 学者算出元朝汉人性命价钱:每人每年只值14元
- 学者:先秦美女多是女汉子?优秀女性应高大健硕
- 张居正为何对海瑞弃而不用:官场凭道德远不够
- 王家屏一直与张居正不对付为何最后会为张居正说好话
- 萧琛是什么人?南朝学者、大臣萧琛人物生平简介
- 神助攻的晋商为何在张居正死后倒戈相向
- 1902年京师大学堂作文题目:比较张居正俾斯麦
- 张居正终生不用海瑞,并非惧失相位而另有隐情
- 张居正行事张扬遭皇帝记恨死后险遭焚尸扬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