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类动物 , 尤其是被当做怪物而需要驱逐的时候 , 在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一个共同的泛指名字——山魈 。
唐代戴孚《广异记?斑子》:“山魈者 , 岭南所在有之 , 独足反踵 , 手足三歧 。其牝者好施脂粉 。於大树中做窠 。”《国语?鲁语下》注“夔一足 , 越人谓之山缫……富阳有之 , 人面猴身 , 能言 。”《永嘉记》记载:“安国县有山鬼 , 形如人而一脚 , 仅长一尺许 。好盗伐木人盐 。”独足和反踵可能反映了灵长类似人而肢体比例不“协调”的特征(并因此和“一足”的乐正夔联系起来) , “好施脂粉”则可能指的是猕猴粉红色的面部 , 长一尺许和今天猕猴的体型基本相当 。这些特征都表明山魈的原型确实是灵长类 。
而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山萧 , 一名山臊……如鸠 , 青色 , 亦曰治乌 。巢大如五斗器 , 饰以土垩 , 赤白相见 , 状如射侯 。犯者能役虎害人 , 烧人庐舍 , 俗言山魈 。”章炳麟《噀伧文》说得更是干脆:“毋作山魈 , 鼠窃狗偷 。”这也表明 , 它(至少在传说中)是会危害人类的 。
至于和爆竹的关系 , 我们更是有十分明确的纪录——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 , 先於庭前爆竹 , 以辟山臊恶鬼 。”刘禹锡《畬田行》里也说:“照潭出老蛟 , 爆竹惊山鬼 。”
在现代语境下 , 山魈已经用来特指Mandrillussphinx , 这种大型的灵长类动物原产非洲 , 自古以来跟中华文明产生交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为这种非洲猴子狰狞的外貌 , 当年的动物学家因其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素养 , 将山魈这一有着中国特色的名字赋予了它 。
于是 , 机缘巧合之下 ,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 , 乒乒乓乓的鞭炮 , 吓跑的实际上是这样一位非洲朋友 。
【探秘:年兽究竟是什么兽年兽的原型是什么】
- 揭秘水浒传:梁山好汉的绰号究竟是怎样得来的?
- 狸猫换太子中的伪造情节:究竟从何而来?
- 弘历身世究竟如何清朝乾隆皇帝是不是汉人
- 克里特岛迷宫究竟是宫殿还是陵墓?
- 双面帝王刘彻:汉武帝究竟是暴君还是明主?
- 保安族历史保安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 古代战争武将对阵究竟是不是单打独斗
- 满洲里的俄罗斯族木刻楞究竟什么样
-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究竟为何执着于下江南
- 三国时期究竟如何作战两军交战主将先单挑